11月14日至15日,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主办的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走进我市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围绕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运行、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精准脱贫和非遗传承等工作,对我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访调研。
据悉,此次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组织各领域专家深入调研走访黄河沿线地区,研究沿黄九省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产业结构、扶贫攻坚、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情况,系统总结沿黄各地在减贫脱贫、人居环境、水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成就,进一步凝练地方经验,讲好黄河故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在内蒙古开展活动期间,将重点探访调研我区三个盟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30余人、11辆车组成的探访车队10月26日从青海三江源驾车出发,预期历时两个月,途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至山东东营入海口,行进车程7500多公里。
沿黄河行进,从高原源头的冷冽平静,到飞瀑奔涌的轰鸣如雷,再到碧波微澜的乌梁素海,探访车队成员深刻领会了九曲黄河不同角度不同韵味的美。“黄河就像一曲音色丰富的乐章,不同的风景共同构成了大美母亲河。”探访车队负责人齐昕说,“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在农田灌溉、防凌防汛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乌梁素海生态恢复和治理取得的成效都令人印象深刻。”齐昕介绍,此次除采取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对“探寻黄河之美”活动进行传播,探访团队还在各地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并计划于行程圆满完成后采用专题纪录片、调研报告等方式对此行探访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通过全媒体、多平台进行刊发播放,对沿黄各地区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进行全方位展示。(记者王紫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