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宴席这个餐饮浪费“重灾区”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7 23:0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陈喆

  如果要给餐饮浪费排个名次,宴席浪费恐怕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前些日子,在笔者参加的一个婚宴上,依然是绝大多数菜都没吃完,客人没有打包,主家也没有带走,都被服务员倒掉了。可见,婚宴和生日宴等宴席浪费绝对是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没有之一。

  8月以来,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予以执行。比如,有的餐厅推出机器人小锅炒菜、“智能光盘套餐”,通过精准定量、科学配比,引导节约用餐;有的单位食堂使用订餐码,鼓励员工线上预订,并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然而,在其他餐饮浪费大大减少的背景下,宴席浪费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浪费率普遍在30%以上,有的达到50%甚至更高。

  有分析指出,宴席上的“光盘行动”之所以难实现,讲排场、爱面子的饮食消费陋习是主要原因。以婚宴来说,在传统认知中,婚宴不是一场简单的宴席,还承载着复杂的人情世故:如果宴席上的饭菜都光盘了,那东家就会觉得没有面子,甚至认为没有让宾客吃好,仿佛只有把盛宴吃成了“剩宴”才算是隆重;如果要让宾客打包带走剩菜,那不仅是削客人的面子,还会让主家下不来台。这些由来已久的饮食消费陋习积重难返,也是宴席浪费难以根治的最大原因。

  俗话说得好:“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解决宴席浪费,就是向“心中贼”发起挑战。当前,虽然有餐饮协会的倡导,不少酒店也鼓励消费者“点到为止”,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弘扬以节俭为美的思维习惯,引导消费者树立越是物质富足,越需要保持匮乏时代的警醒。换言之,如果没有消费观念上改变作为引领,其他的改变或许能发挥一定作用,终究治标不治本。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锐意进取的开拓,也需要戒骄戒奢的奋斗。“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美学,尤其是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洗尽铅华,摆脱心为物役的束缚,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面向未来,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弃微末,把勤俭节约当成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真正攻克宴席浪费这个“重灾区”。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