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扬口新村:“搬”来富裕文明新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8 13:52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走进杭锦旗呼和木独镇东红柳村倒扬口新村内,干净宽敞的马路、划分明确的生产生活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们过上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曾经的倒扬口位于黄河南岸,是呼和木独镇东红柳村的一个自然村。黄河流经这里形成了一个回水湾,出现了黄河水倒流的奇观,故得名倒扬口。由于离黄河太近,原倒扬口村庄渗漏严重。“过去我们住的地方,只要下点雨,出门就是两脚泥,家里家外又脏又乱。出行不方便,严重影响了我们村的发展。”村民魏建云说。

  易地扶贫搬迁为倒扬口带来了新希望。“2016年,呼和木独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合理规划、统一施工,全力推进‘人畜分离’工程,新建易地搬迁聚居点,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呼和木独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其伟介绍道。新村在距旧址两公里处,占地3.3万平方米,新村里有1600平方米停车场,有0.78公里硬化街巷,1个24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等设施的广场,村内全部接通天然气、实施了户改厕。新村共迁入村民43户112人,其中贫困户7户20人已全部脱贫。按照“人畜分离”的建设要求,配套建设羊圈42户,每户平均240平方米。

  魏建云是倒扬口新村的第一批搬迁户。他在新村的73平方米住房,政府补贴了5万元。“现在养猪、养羊都有集中的棚圈,下棋拉话有地方,水泥路修在家门口,做饭用的天然气……”魏建云高兴地谈着搬迁后的新生活。

  为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完善产业发展和后期扶持政策是关键。自易地扶贫搬迁以来,一连串的扶持政策让倒扬口新村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激发了昔日贫困户致富达小康的信心与干劲。

  倒扬口新村脱贫户白四旦2015年底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底正常脱贫。搬迁新村让他的生活锦上添花,“现在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好政策越来越多,就这四五年的时间,我的羊已发展成100多只。”白四旦满意地说。2019年,白四旦的家庭年纯收入在2016年的基础上翻了3倍。

  对新村的村民们来说,好日子才刚开始。“2020年,我们在新村原有的基础上,申请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新建猪舍38座、饲草料储存加工车间1处。”东红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晓冬说:“今年我们还为已脱贫的7户20名村民争取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资金20940元,每人1047元,以增加他们后续发展动力。”

  “今年玉米收成好,羊养的也多,加上打工挣的钱,我家收入近6万元。这都要感谢党的政策,有了这些好政策,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富裕。”白四旦和村民们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