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已生效 被告却想反悔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9 09:04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正北方网

  11月3日,磴口县人民法院纳林法庭调解了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到履行义务时,被告却想反悔。

  2019年11月,被告赵某电话叫原告王某到他家商谈原告购买被告葵花事宜。在商谈过程中双方发生口角,赵某伙同其儿子赵某龙,用木锹将原告殴打致伤,原告住院治疗花费医疗费19258.96元。经当地派出所调解无效,双方就赔偿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故诉讼至磴口县人民法院,要求赵某父子赔偿王某医药费、误工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等共计31504.96元。案件受理后,经承办法官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二被告于2020年10月15日前支付原告医疗费、病例复印费、住院伙食补助、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鉴定费、交通费共计27493.83元,并由法院制作文书送达当事人。调解书生效后,王某找赵某父子要赔偿款,赵某父子却不想履行了,赵某父子联系承办法官要求撤销该份调解书,认为调解数额太高,自己付不起。

  面对被告的出尔反尔,法官明确告知:“该份民事调解书已经产生法律效力,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那么应当按照民事调解书的内容及时按约履行。如果未按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你也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经过法官释法,被告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按照调解书确定的数额履行了给付义务。(记者 白忠义)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