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区全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不久前,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举措》并发出通知,从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等方面出发,出台了若干具有较强操作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举措,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设思政课必修课,保证课时和学分。鼓励各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统筹开设选修课程,将自治区革命建设改革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蒙古马精神、乌兰牧骑精神、内蒙古贡献航天事业等内容纳入相关课程。国家规定统一开设的思政课,一律使用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教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材由自治区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统编统审统用。
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将重点抓好学科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协同推进课程育人等工作。鼓励高校优势互补联合申报博士点,推进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在自治区各类社科类科研项目立项中,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建设全区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把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实训、创新创业、文艺创作、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平台。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构建,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自治区要求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优先安排思政课教师引进、招聘计划,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突出教学能力要求,避免唯学历、唯论文等倾向,到2020年底前,基本解决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短缺问题。将思政课高层次人才纳入自治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相关学科教师转任思政课教师的机制和办法。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吸纳社科理论界专家、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等讲授思政课。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建立相对稳定的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校际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建设全区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在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向思政课倾斜。
我区还要求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养培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统筹实施国家、自治区、学校各级培训计划,实现3年一轮培训全覆盖。建设自治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基地,打造一批思政课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建设一批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各高校要设立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项岗位津贴,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年10000元,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严格经费管理,体现激励导向。
下一步,我区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作为重点学院(系部)、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国家和自治区“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高校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自治区“草原英才”评选推荐、高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评选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占比。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记者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