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30万市民受益 “鸿雁悦读”成为呼和浩特文化餐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9 11:22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昨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了解到,“鸿雁悦读”计划自2017年11月23日启动以来,3年内构建了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公共图书流通率大幅增长,城乡联动下,共辐射惠及30余万市民及周边居民,真正成为首府人的文化盛宴。

  政府买单、四级联动

  让阅读更丰富

  2017年11月23日,一张私人订制的“鸿雁悦读”计划读书卡在首府风靡起来,一卡在手,可以在呼和浩特市的几十家“鸿雁悦读”书屋读书、借阅,想看新华书店的新书,可以拆封直接借走,看完以后还到呼和浩特图书馆,最终把新书变成馆藏图书。即使书店没有的新书,市民也可以在网上下单,由图书馆买单,寄到家里,免费看完以后再还回图书馆。这种市民看书,政府买单的阅读模式,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

  接着,在这样阅读形式的改变下,至今为止,呼和浩特图书馆3年内已建成74分馆,其中,“鸿雁悦读”书屋、相关委办局、部队、商场等区域内设置场地的分馆49个,新华书店城市书房分馆25个。而在分馆的上一层,以呼和浩特图书馆为中心馆,九个旗县区图书馆为总馆。分馆之下,有符合条件的部分草原书屋和农村书屋,更有流动图书车定期走进乡镇村落。这样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让“鸿雁悦读”计划服务覆盖面得到进一步延伸,总分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如今,“鸿雁悦读”四级网络初步建成,读者持身份证在各网点均可办理读书卡,全市所有网点实行图书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图书种类由市民主导

  让智慧化阅读普及万家

  作为读者,很多人认为:“喜欢看的图书,图书馆里都没有!”如今,“鸿雁悦读”便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图书的选择和部分图书的采购权已交到了读者手中,读者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满足阅读需求:一是在就近的“鸿雁悦读”书屋或图书馆分馆借阅心仪的图书;二是线上图书快借服务,读者在京东网上书城下单“买”书,阅读之后将书还到图书馆即可,全程由图书馆买单;三是读者成立选书委员会,定期组织成员提出图书采购建议,图书馆进行采购;四是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站实现读者线上荐书服务。

  同时,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还了解到,随着“鸿雁悦读”移动客户端的推广,“鸿雁悦读”实现多种资源融合,并提供线上与线下多种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日趋完善的阅读体验。通过APP实现馆藏查询、定位;提供书、报、刊一体的数字阅读资源,实现视频对接。通过APP将线下“鸿雁悦读”借阅功能提升,实现卖场扫码借阅,逐步实现图书馆馆藏与数字阅读资源无缝衔接,丰富读者阅读方式,让智慧化阅读普及万家。

  据统计,自计划启动以来,截至2020年7月16日,仅呼和浩特图书馆办“鸿雁阅读”借阅卡的人数已逾50000人次,共实现借书316458册次,还书301028册次,实现跨越式增长;图书流通率也较启动前大幅增长,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达到26.3%、21.0%和22.7%。城乡联动下,共辐射惠及30余万市民及周边居民。

  采访中,呼和浩特图书馆馆长张浩如说:“我们还需要充实、壮大单元力量,夯实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单元基础,使‘鸿雁悦读’计划服务体系更加坚固,覆盖更全面,服务更到位,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记者许婷)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