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的种植户刘珊地里的新鲜玩意儿——白玉山药喜获丰收,预计可增收40万元。
刘珊说:“这几年身边的人都开始从种植玉米逐步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型,我也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高种植收入。经过考察,我发现家乡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白玉山药,而且白玉山药的药用价值和滋补作用极高。于是在2019年我开始试种了第一批白玉山药,试种成功后,今年又扩大到50亩,预计亩产3000公斤左右。”
田野里,工人们正在挖山药,新挖出的山药被整齐地放在沟垄旁边,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工人张平说:“我们十几个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户,现在自家的农活基本都忙完了,所以就来这里打零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山药秧、捡山药、装卸,工作也不算太累,还能有200元的收入,挺不错。”
从十几亩的试验田到五十亩的标准田,这片白玉山药地里结出了丰收的希望,同时也给刘珊带来了发展的信心。刘珊说:“玉米的经济效益平均是800元每亩,白玉山药经济效益可达到8000元每亩,是玉米的10倍,收益非常可观。目前我种植的白玉山药在当地的蔬菜店都有销售,而且我还接到山西、河北的一些长期订单,销路不存在问题。明年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号召更多农牧民一起加入,让大家尽快搭上这条致富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