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托县伍什家镇大北窑村依托引进龙头企业——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托县牧场,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到牧场打工,实现了土地经营的集约化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大北窑村一直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村“两委”班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经多方协调争取,于2012年6月引进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托县牧场。大北窑村村民依靠优然牧场的先进养殖和防疫技术,积极发展养殖业,同时依靠把土地流转给优然牧场开展有机青贮玉米和饲草种植,到牧场打工,农民收入逐年提升。
村民朱海英在牧场工作,几年下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日子越过越好。“我是这里的挤奶工,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有五险一金。以前在外面打工,只能挣2000多元,现在离家近挣得还多。”朱海英说。
大北窑村共流转土地16000亩,用于牧场有机饲料种植。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进程,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们将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可以收入三四万元,平均每人能收入5000元左右。儿子以前在外面打工,工期短,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牧场打工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且工作稳定。”村民马应小告诉记者。
大北窑村于2014年被识别为市级贫困村,以前这里土地贫瘠,农田水利条件不好,农民靠天吃饭,收入形式单一。如今,大北窑村通过改善水利条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促进农民的增收。各方条件的改善使得年轻人回流,进牧场打工变为产业工人,老年人依靠土地流转的费用生活无忧。
大北窑村包村干部董柯夫说:“我们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在乡村产业振兴上持续发力,截至2019年底,全镇508户、1320人全部脱贫。”
大北窑村从一个市级贫困村蜕变成富裕村,实现了稳定脱贫致富,依托的是引进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发展带动。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大北窑村实现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得以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民靠土地流转实现稳定增收,在家门就能挣“双薪”,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运营也实现了高效、低成本,走出了一条企业和农民双赢的路子。(记者 苗青 通讯员 曹菁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