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开心农场”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2 22:5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剪摘红薯叶。

  周凤玲蒋华齐夫妇的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周凤玲忙着和工人剪摘红薯叶,脸笑成春天里的一朵花。

  采法香。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前白庙村百岁果蔬棚区,他们夫妇种植的东西有点特别,周凤玲把它们称作细菜,6个温室大棚里种着红薯叶、酸模叶、瓜尖、薄荷、法香、三色堇、三叶香等。每天凌晨,蒋华齐把白天摘好的细菜送往首府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直忙到日出东方。他说,这些细菜的消费终端多是酒店,其中的法香、薄荷、三色堇等多用来做中西餐的装饰或调料。

  旺季时孩子成了好帮手。

  周凤玲说,他们夫妇2013年从河南老家过来,在这个全新的行业摸爬滚打六七年,今年总算有了起色,年收入差不多六七万吧,“钱还不是唯一的乐趣。我喜欢大自然,喜欢这些独具魅力的植物,虽然除了吃饭睡觉差不多每天都在土里滚,但这里养着我们一家四口,是我们的开心农场。”

  她是个心气高的女子。她说要和丈夫在首府奋斗自己的房子,要给儿子安稳的生活、供女儿读一所好大学,还要把在这里的亲戚和老乡凝聚起来一起做细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袁溪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