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减负” 庄稼人致富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3 20:32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项目区耕地质量监测点。

  秋收过后,开鲁县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区内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二次粉碎秸秆,机洒尿素,秸秆还田深翻作业……

  “项目区作业从10月20日开始,各村正有序开展作业,机洒尿素能促进碳氮平衡,秸秆还田深翻可以解决土地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土地变硬、土壤变薄变黄、病虫害增加、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所有项目都是整村推进。”该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淑媛见证了开鲁县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区的变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增长,土地垦殖率和土壤利用强度的增加以及保护利用措施的滞后,黑土地长期超负荷利用,导致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再加上自然灾害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自治区遴选出4个旗县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作为通辽市唯一试点县的开鲁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吹响保护黑土地的号角。

  经过专家实地勘察和考核,开鲁县遴选9个镇、30个行政村作为试点村,确定20万亩耕地作为项目区。项目实施期限3年,即2018年至2020年,项目总补贴资金6242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地力和土地监测能力提升。根据全县耕地实际情况,开鲁县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以黑土养育培肥为主的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水肥双控、防控风蚀沙化、盐化草甸土降盐增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4种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夯实东北黑土地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经过3年的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开鲁项目区耕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7%以上,土壤PH值稳定在6——7.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2%以上。2020年是该项目的最后一年,开鲁县要完成24个村的秸秆还田深翻作业和6个村的增施有机肥任务。目前,秸秆还田深翻已接近尾声,计划2021年春天增施有机肥,4月份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和玉米秸秆留茬覆盖还田。

  通过保护黑土地,涵养水源,提升地力,植被生长旺盛,重现“粮草兴旺”;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和水肥双控等种植先进技术的实施,使农户种植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待项目结束后,预计项目区人均可增收近580元,实现黑土地“减负”,庄稼人致富。(记者 贾雪 通讯员 聂晓丽 张淑媛)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