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4 07:51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以“边疆流动党校”为重点,进一步凝聚守边固边兴边力量,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逐步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突出针对性,建立讲师团队

  针对牧区党员教育短板,创新开展“边疆流动党校”培训活动,把爱党爱国、守边戍边、民族团结等内容作为思想教育重点,按照牧区党员“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采用“招标”式管理打造多元优秀的师资队伍。“招标”以旗委党校为主体,注重从农牧业、经济、司法、卫计、就业等部门及苏木镇吸收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专业功底深的骨干人员参与“竞标”,特别是注重从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田秀才、土专家、退职老书记中选拔蒙汉兼通的“草根达人”,让真正有知识、有经验、有技术的能人为基层群众传经送宝。

  突出导向性,创新宣讲方式

  结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最强党支部”建设工作,不断创新“边疆流动党校”宣讲方式。由全旗80、90后优秀青年干部组成的青春党支部借助主题党日的开展,定期组织支部党员深入牧区,为牧区党员群众送去最新鲜、最实在、最贴切的理论宣讲。开展牧民素质提升行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中心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嘎查小组网格为单位,通过党员流动综合服务队、网格员推行“微教育”,把党的最新政策送到牧区深处,把党课宣讲送进党员家中,使牧区党员离“家门口的课堂”更近一步。

  突出实效性,体现民族特色

  利用“边疆流动党校”灵活性、针对性、贴近性、多样性强的优势,大力推广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共享式学习,实现了牧区党课一起上、党日一起搞、党务一起亮、培训一起抓、党员一起评、氛围一起造、典型一起树,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国门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使牧区党员群众进一步牢固树立护边有功、守边有责、戍边光荣的意识。此外,“边疆流动党校”还通过精讲一堂党课、推广一项技术、树立一个榜样,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方向,进一步提升党员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的能力。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