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三个敬畏” 践行民航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4 17:0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敬畏是一种处事态度,是一种正常心态。人们在面对神圣庄严或者比自身强大的事物面前,会不由的产生敬畏之心,尊敬它的神圣又惧怕它的强大。既尊敬、又惧怕,合在一起便是敬畏。常言道:无知者无畏、无法者无天。当今社会,一个无知无畏、不约束自身行为的人注定被淘汰。真正的智者都心怀敬畏之心,如此方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才能走的更高、更稳。古有三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今有三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敬畏生命是民航人最高的价值追求

  川航3U8633航班刘传建机组完成“史诗级备降”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以刘传建机长为故事原型创作的电影《中国机长》中,英雄机组体现出来的敬畏精神更加让人产生共鸣。 作为一名民航人,每天都会见到数百架飞机起降,也常常见到在机场周边观看飞机起飞降落过程的路人,在他们眼中或是好奇、或是震撼。但我深知,飞机起降过程是飞行阶段中最危险的环节,每一架飞机的起降都牵动着民航人的心,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最终的使命都是确保每一架航班正常运行、每一位旅客安全到家。2010年河南航空航班在着陆黑龙江伊春过程中坠机,事故造成44人遇难,5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891万元,触目惊心的场面留下惨痛的经验教训和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英雄机组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的沉着应对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了数百个家庭的破碎。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民航人的价值追求,把生命置于最高的价值地位。

  敬畏规章是令行禁止的自我约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尊章守纪、按章办事是基本守则,其目的就是规避风险、行为可控。我清晰的记得,在刚参加工作接受岗前培训时,面对几十部规章制度的头痛场景。当时并不能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只觉得看到规章制度便让人昏昏欲睡,我不禁问道:师傅,背这些有什么用?我们的工作是维护设备,为什么不先教我维护维修的技术呢?面对我的提问,师傅的表情严肃起来:规章制度就是行为准则、它更是我们的保险丝、保护伞。学习规章的目的就是让你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坚决不能做,不懂规章即便你技术能力再强,那也是瞎干、乱干,造成严重后果是早晚的事。面对师傅如此郑重的回答,让我意识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同时也使我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 一部分人往往对规章有抵触心理,认为规章是枷锁、是禁锢。殊不知轻视规章不照章办事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例比比皆是。规章制度是凝聚了大量经验和教训形成的行为准则,缺乏对规章的敬畏之心,就必然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即便管理再完善、监督再严格,他依然会我行我素。面对规章制度,要用积极的心态,学习它编写的目的,学习它背后的逻辑,把规章制度转化为内在的行为指导去约束自身行为,如此便能举一反三,即使应对突发情况,也能沉着应对。

  敬畏职责是对岗位职责的高度认同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是每一位职场人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基本要求。有的人在工作中得过且过,认为一点小问题、小马虎不会导致严重后果,这当中就体现出对职责轻视的态度。职责是神圣的、是沉甸甸的,对职责心存敬畏之心,才会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会有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对职责负责,是对工作负责、对上级负责、对同事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三个敬畏”的交集是工作作风

  轻视工作职责负责的人,必然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散漫的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大诱因。敬畏职责才能敬畏规章,敬畏规章、遵章守纪才能把敬畏生命的态度付之于行动,这三者相互联系,也互为因果,他们的交集是就对工作的履职尽责,其关键就是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是对工作敬畏之心的外在表现。它首先要求深刻认识工作的使命感,即便工作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仍要清晰的认识到,自身处在安全链条的一环,职责与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它要求我们要熟知规章制度,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把规章的外部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做到令行禁止;它要求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履职尽责是建立在合格的专业能力基础之上,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履职尽责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工匠精神履行岗位职责,用精益求精的姿态对待工作,养成良好工作作风。把“严、实、细、勤”的态度贯彻到每个环节中,时刻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汤凯亦)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