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还要多包几栋智能温室大棚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4 20:5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讲述者: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韩广军

  我叫韩广军,是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村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过去种些大田蔬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淡知足。

  可是2015年,老伴儿忽然患上血小板减少症,频繁的住院治疗和医药费,一下子把这个家压垮了。恰逢儿子考上大学,我又高兴又发愁,学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最后只能借上钱让孩子上学,想着不能再把孩子给耽误了。我可以辛苦点,多打点零工。

  幸运的是,事情很快有了转机。2016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儿看病住院能报销90%,孩子上学还有助学金,我开始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让我真正脱贫致富的“宝贝疙瘩”是内蒙古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给张罗的。去年,这家公司入驻我们村,建了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全是智能温室大棚,可有科技范儿了。我家的10亩土地以每年600元的承包费流转给了这个公司,以前种大田蔬菜一年也就挣个万数块钱,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还倒赔……

  后来,听说可以承包公司的智能大棚种蔬菜,有人教技术,种出来的蔬菜还有保底价,我就心动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司还有优惠价呢,我咬咬牙就承包了一栋,种了2.5亩的西红柿。大棚一亩地能产2万至2.5万斤的西红柿,一年能种两茬,种出来公司按每斤3.2元至4元回收。我去年种得晚,只种一茬就挣了6万多,一下子脱贫啦!

  尝了甜头,我一下子有信心了!今年,我承包了两栋智能温室大棚,全种了黄瓜。这几天头茬黄瓜下来了,差不多能卖两块钱一斤呢,估摸着到年底能挣十万块钱。

  这事儿要是搁在以前,我想也不敢想,多亏党的政策好,又遇到这么有担当的企业。以前,大家都说种大田不如种大棚,我还不信,这回真是心服口服。明年,我还要多包几栋智能温室大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施佳丽 实习生 常能嘉)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