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紧抓发展机遇 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5 16:17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驱动下,全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营经济总体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更趋优化,活力不断增强,为社会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规模持续扩大支撑作用显现

  随着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民营经济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26710户,注册资本(金)10348.57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3259户,注册资本(金)4924.27亿元。全市民营地区生产总值2205.6亿元,同比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2%。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达335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78.3%,增加值同比增长4.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8%;民营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081亿元,同比增长6.6%,工业品产销率100.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4.3%。规模以上服务业民营企业达224户,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户数的86.8%,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62.6%;实现营业利润64.1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72.2%。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0.5亿元,同比增长5.0%,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8%。民营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构趋于优化转型升级加快

  随着转型步伐的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贡献也不断加大。一是民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8.6亿元、1200.7亿元、 886.3亿元,同比增长1.5%、4.5%、3.8%,分别占民营地区生产总值5.4、54.4、40.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三产占比高于全市三产占比1.7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正逐步上升,显示出民营经济结构调整正在积极转变。二是民间投资逐步推进。2019年全市民间投资结构为0.9:74.1:25,与上年的0.6:75.4:24相比,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与全市经济结构转型步伐一致。

  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活力增强

  民营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培育转型升级新优势,科技实力持续提升。一是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市拥有各类科技院所和创新平台132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7项,同比增长29.5%。全市申请专利总量2817件,授权专利1584件。全市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二是新业态发展迅猛。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新业态快速发展,2019年全市电商网络零售额25.8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17.8亿元,同比增长18.2%;非实物网络零售额8亿元,同比增长49.1%,逐步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27440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鄂尔多斯煤、鄂尔多斯细毛羊肉等10个产品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壮大

  根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台的《鄂尔多斯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各部门正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和社会发展环境。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逐步加大减税力度,降低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二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金融机构扶持民营企业的各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暂时经营困难但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中,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市场环境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四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政务服务。定期完善企业困难和问题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在制定有关行政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对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要充分听取相关企业家意见。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希望和潜力在民营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民营经济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全市的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依然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如高端人才的缺乏,研发投资的缺失,产业结构亟待转型等。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坚定信心,勠力同心,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助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陈耀龙)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