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扶贫日志背后的故事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6 09:14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2020年2月15日,我请到东兴村种植大棚能手王增到东兴二组范红娣家作大棚种植技术指导,范红娣很高兴,她拿着笔记本作了细致的记录。我觉得今后应多争取一些给种大棚贫困户作技术指导、培训的机会,因为他们这方面的信息较为闭塞,掌握了技术科学种植才能有更好收益……”这是临河乌兰图克镇驻村干部石志飞日记里写的日常工作情况,言语朴实。翻开他的扶贫日志,我们随石志飞一起走进了他们的扶贫故事集。

  今年2月,乌兰图克镇东兴村四组闫永因意外胳膊和腰损伤,闫永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什么农活儿也干不成,孩子正在上大学,闫永受伤住院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解他家的情况后,镇里出面联系医院给予闫永一定照顾,石志飞发动村两委和各组组长爱心捐款,帮助闫永一家渡过难关。

  东兴村二组村民董玉林因病瘫痪在床,有一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妻子王英一个劳动力。王英很勤快,她想在种地的同时养殖些红公鸡、羊来增加收入,但苦于缺少资金。了解情况后,石志飞积极帮助申请推荐,最终帮助王英一家获得5万元贴息贷款。有了贷款支持,王英搞起了庭院养殖收入增加,最终全家实现正常稳定脱贫。

  在巴彦淖尔,像石志飞一样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很多,这样感人的扶贫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更需要广大帮扶干部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巴彦淖尔市4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履职尽责,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赞扬。今天,翻开扶贫干部们一本本厚厚的扶贫日志,一个个与扶贫、脱贫有关的故事跃然纸上。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的是扶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贫困群众生活中的喜人变化,更有巴彦淖尔市扶贫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记者吕园)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