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伦县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医疗卫生事业快速稳健发展,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诊疗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多伦县用现代设备替代以往基层医疗卫生“老三样”,用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走进一家河卫生院,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导医台,上墙的卫生宣传标语、就诊流程、卫生院相关制度、中医养生小知识随处可见,就诊室内崭新的设备仪器投入使用。前来就诊的季克学说:“以前看感冒都要往县城跑,一跑就是一天,费时费力又费钱。现在不用了,卫生院就能看,医院里有的设备,卫生院也慢慢有了,医生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可方便了。”季克学所说的医疗设备,是2019年多伦县争取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3万元,用于“清零达标设备采购”。
正在为患者看病的王占岐介绍,以前在乡村两级卫生院看病就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药品奇缺,柜子上长期只有些常备药,诊疗范围十分有限。从医40余年,他经历了基层医疗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进展,也见证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变迁,对于现在的就医条件,他过去做梦也想不到。
从破旧简陋的乡镇卫生院到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卫生院,从经验不足的乡村医生到骨干医疗团队驻点坐诊。这几年,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多伦县不断加强对卫生院、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及配套设施的投入,提升基层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在药品和诊疗费方面,由于有了城乡医保统筹,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而且,一家河卫生院和多伦县人民医院是医共体协作单位,一些大病、重病患者可以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多伦县人民医院。现在卫生院病号基本上每天在20到30人左右,都是些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关节病、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慢性病患者,这些患者常年在卫生院定期随访、检查、治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点,多伦县的老百姓感受尤为深刻。近年来,多伦县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不光就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在乡村,从不敢看病、不想看病到“小病不出村”;在县城,从辗转外出就医到“大病不出县”,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