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种类日益增多,既满足了老百姓饮食多样化的需求,又传承了饮食文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由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且生产经营条件简陋、自控能力偏低,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历来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硬骨头”。同时,它又关乎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老百姓的生计,取缔一个很可能就断了一家人的生计。因此,管理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必须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疏堵结合,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脏乱差”向“小而精、名特优”转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要靠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负起监管职责,加强源头治理,强化监督措施,坚决取缔不达标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能让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出现在百姓餐桌上。同时,还应该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我盟除多伦县外,锡林浩特市也建设了小作坊加工园区,并在食品加工车间内配备检验、消毒、清洁间、热处理区等功能性设施,更好地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全盟各地应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根据当地实际,建设园区、加强监管,全面提升我盟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体水平,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把食品安全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在为老百姓提供安心可靠的食品的同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社会也要关心维护食品安全,发现问题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管好小作坊,护好大民生。通过各方努力,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综合治理与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重大战略有机结合,实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档升级,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孟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