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记者团走进企业 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6 21:1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11月16日—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暨人社系统扶贫采访活动先后走进兴安盟和通辽,探访当地企业就业现状和扶贫成效。

  在兴安盟科沁万佳,该公司推进与餐饮企业合作,为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岗位。截止9月末,全年累计实现销量12923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832万元,为社会新增了近70个就业岗位。截止10月末,吸纳近两年毕业大学生、农牧民工、基层作业员近40人。

  位于兴安盟区级工业园区的艾郎风电,受疫情影响下,用工需求明显减少,当地人社部门采取措施通过线上发布信息;线下为企业搭建多层次的招聘平台,使企业顺利完成招聘工作。其中为上海艾港公司输送100人、甘肃玉门艾郎输送50人,兴安盟艾郎风电300人。

  突泉县就业扶贫基地的聚美恒果,每年为劳动者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工作,从2016年—2018年,吸纳劳动力共230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人,人均就业年收入26400元,增加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达607万元。

  安达牧业是养殖、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也是就业部门的就业基地,企业职工总数为800多人,有城镇失业人员、农牧民工和历年高校毕业生等,每年吸纳就业300人左右。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汉恩生物,今年人社部门协调银行,共低息贷款50多万元,全部用于购买原材料,缓解了经营中的资金难题。今年被列为自治区享受相关税收政策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

  在燕京啤酒通辽公司,就业部门帮助企业申领165万元暂时性困难补助金全部到位,缓解了企业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生产经营困难。此外,就业局在社保费减免、以工代训补贴、职业技能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通辽影人谷短视频(直播)电商产业基地,探索出一条“直播+助农+电商”的助农新模式,帮扶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直播活动使特色产品充分与网络对接,扩大了文旅、农副产品影响力,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难题。

  据了解,为助推企业发展,人社部门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创业贷款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就业补贴等提供各项政策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加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各类群体就业,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落实和服务落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责任编辑: 李慧宁]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