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群众过上新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20-11-27 17:01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本报记者张少慧通讯员吕铎赵华

  隆冬时节,放眼兴和县脱贫“战场”,一幅幅生动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一间间新居整洁亮丽,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个个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笑脸如阳光般绽放……

  2013年底,兴和县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68户35147人,贫困发生率13.02%。经过2018年、2019年两年的全力攻坚,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到2019年底,全县8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剩余贫困人口143户32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2%,脱贫人口错退率为零,贫困人口漏评率为零,退出认可度达到98%以上,顺利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部完成改造,控辍保学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任务基本完成,其中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表扬。所有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电,并建有文化活动室,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通讯和网络全覆盖;9所基层卫生院、143所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实现达标运行。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全覆盖,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无劳动力和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兜底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89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812元,年均增长17%。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714元增加到2019年的9141元,年均增幅47.4%。2020年3月,经自治区政府公告公示,兴和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旗县序列,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全面完成减贫任务。确保全县剩余143户327名未脱贫对象全部脱贫,确保8951户20542名已脱贫对象不返贫,确保741户边缘户1412名边缘人口不致贫,确保不新增其他贫困户,确保贫困县摘帽不反弹,实现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和提升。

  全面防止新增返贫现象。加快建立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于脱贫监测户,继续加大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对于边缘户,建立档案台账、及时监测收入状况,对符合兜底条件的边缘户,纳入低保兜底,全面提高贫困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全面谋划增收产业。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紧盯产业扶贫主战场,实施产业扶持、就业跟进和资产收益相结合的脱贫扶持政策,并加大对全县种养大户、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鼓励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全面加强京蒙协作帮扶。借助北京地区帮扶的重要平台,加大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全面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打造县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

  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力推进智志双扶工作。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提升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和信心。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兴和县将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打贏脫贫攻坚收官战,带领贫困群众过上新生活。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