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文旅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激发新动能、实现新发展?11月30日,光明网联合腾讯共同举办“疫情‘寒冬’,互联网如何助力文旅‘探春’”线上研讨会,多位产学研专家共同探讨互联网如何助力文旅产业焕发新活力。
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互联网平台优势明显,与文旅产业的结合愈发紧密,从旅游景点借助社交媒体强势“出圈”到“短视频+文旅”的流量攀升,互联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在主题分享时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在近10年的时间里,数字化转型加快,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文旅开始唱主角。助力文旅行业,需要“双向赋能”,一方面是对互联网内容生产群体进行“文化赋能”,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创意提升和价值挖掘。另一方面是对内容生产者进行“技术赋能”,解决内容资源数字化和智能化落后的问题,以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引领文化旅游消费。
文旅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完成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文化+科技+旅游+互联网”是文旅跨界融合的标配。疫情发生后,以自然资源为代表的自然旅游消费相对停滞,而以文化资源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借助互联网完成转型升级,既满足了大家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顺势完成了文化传播。
“疫情期间,互联网在文旅产业的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互联网将进一步促进文旅业的发展。”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副总裁王晨说,“未来互联网推动文旅业发展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传统艺术资源要与融媒体相结合,包括采用短视频与中视频等形式;二是传统的艺术资源要与未来的技术应用相结合,比如充分运用VR、AR、MR等技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张骐严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行业和旅游行业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从业者思考问题方式不一样,秉持着不同的服务逻辑和商业逻辑。但是从未来发展看,文旅融合大趋势已经到来,而互联网正好可以用一种开放技术形式促进两者的融合。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把故宫比作载体,那么故宫所承载的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这座城的灵魂。”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主任果美侠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分享了她对互联网如何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一是修炼自我,梳理资源,利用自身优势做专业阐释;二是寻求合作,寻找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创造出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成果;三是做好传播,将成果借助专业的媒体团队进行量级传播,把效益最大化。”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建立了广泛的沟通、传播机制,也深刻影响了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腾讯微信视频号创造营高级讲师张斌分享了微信视频号的生动案例,他表示,社交媒体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日常沟通的同时,也为展示具体文旅地标和产品提供了新窗口,助力当地文旅行业的破圈传播。(光明网记者张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