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还在眨眼,路灯依然明亮,身穿桔黄色工装的环卫工人却穿梭在大街小巷,不停地忙碌着。清晨,她们用扫帚声为人们迎来黎明;夜晚,她们用扫帚声将人们送入梦乡。
自治区劳动模范董春英
自治区劳动模范董春英就是这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20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社区卫生员到环卫工人,虽然身份和称谓发生了变化,但始终没有离开过平凡的清扫岗位,在执着坚定中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用一把扫帚书写着无怨无悔的“马路情缘”。她曾荣获市级“最美二连人”“最美环卫工人”、盟级“最美环卫工人”、区级“最美环卫工人”称号及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
董春英曾获的荣誉证书
做环卫工人之前,董春英做过饭店服务员、商店理货员,可干了一段时间,董春英总觉得这些工作无法施展自身抱负。2000年3月份,年仅26岁的她了解到环卫局急需人手,思来想去,她毅然决定去当一名环卫工人。
董春英觉得,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一身汗水换来一片清洁,她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支撑她干好环卫工作的不竭精神动力。她负责苏尼特街往南、肯特街往北、建设路往东、前进路往西路段的清扫工作。全市“创城”期间,她每天四点准时起床和其他环卫工人们一起,向一个个脏乱差的死角发起攻坚战。有一年夏天,她带人赶到现场,远远就闻到一股恶臭味。她不假思索第一个挥锹,一下下地铲起垃圾。那天,从中午12点一直干到下午5点多,终于清除了那片死角。
工作中的董春英
董春英负责辖区内4条主干道的保洁“总管”,她采取定岗、定员、定质量的方法,把各路段工作摆布得井然有序,她以身作则,率领各路段保洁员圆满完成任务,赢得大家的称赞。
有一次,单位来了一名年轻的女同事,也负责清扫保洁工作。董春英在日常接触中了解到,该名同事由于年纪较轻,平时总是不好意思向别人提起自己环卫工人的工作身份,推车拿扫帚总怕别人看见,尤其怕见熟人。于是她多次找这位姑娘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她解开“心理疙瘩”。从那以后,那位女同事工作积极肯干,重活脏活主动请缨。
工作中的董春英
董春英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20年来,董春英以岗为家,在家的时间太短,她觉得自己算不上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作为儿媳,尽得孝道太少。相反,她却从家人那里得到很多支持,让她在感动中体会独特的幸福。
孩子小时候,经常让她带出去玩,董春英便带着儿子去公园,然而她无心欣赏公园美景,一心想着工作。在路上,她习惯性地将垃圾随手捡起来放在袋子里,遇到路边垃圾箱就倒进去,儿子以为垃圾箱在跟他们一起走,惊讶地问她:“妈妈,为什么垃圾箱要跟着我们?”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董春英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问及妈妈的职业时,他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妈妈是“城市美容师”。而她的爱人,在她的影响下,也入行五六年了,他们一起上班,虽然一上班就分开各忙各的。但董春英爱人一直以无声的行动支持着她,有时她的爱人还陪她一起上晚班。夫妻两人,一个推车,一个收集垃圾,几年来,当大年三十晚阖家团圆之际,他们还在路上清扫垃圾。董春英风趣地说,我们这也是“逛街”呢。
董春英与爱人
没有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平凡的点滴,她凭借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奉献着,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谱写一曲无私奉献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