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区先进工作者娄万飞
内蒙古新闻网  20-12-18 11:47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原标题:不负记者使命 书写新闻荣光——记全区先进工作者娄万飞

res01_attpic_brief

  娄万飞是呼伦贝尔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曾是传统媒体的“一线记者”,也是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开路先锋”。他在呼伦贝尔日报社从业37年,担负着重大时政新闻的采访任务,用真情和脚步将呼伦贝尔大地一次次丈量,始终保持前进的姿态。

  30多年来,娄万飞走遍了呼伦贝尔农区、牧区、林区各个乡镇及矿山。1995年12月,正是林区最冷的季节,为了拍到林业工人在一线生产的真实场面,他和采伐工人们一起坐着拉木材的“爬山虎”赶赴采伐现场,在山上一待就是大半天,相机冻得快门不落,脚冻得没有知觉,可他从来不叫苦。凭着这股子韧劲,他成为了呼伦贝尔首位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2003至2007年,怀揣着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信念,他用5年时间走遍了呼伦贝尔最边远的嘎查、村庄,用镜头拍摄心动,用足迹丈量初心,用带着泥土芬芳的照片记录生活在呼伦贝尔大地上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故事,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刊发了多期纪实报道。

  2017年8月,他作为记者跟随呼伦湖生态治理领导小组进行了为期7天的环湖科考普查,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呼伦湖水体及草原生态的全面检测普查。环湖一周行程千余里,他拍摄了200余幅影像图片资料,了解了沿湖项目治理进度和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18年1月,他跟随额尔古纳河流域冬季科考队,在低至零下5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与专家们共同行高山、踏冰雪、辨识动植物,从源头到汇合处,行程1500多公里,历时9天完整地走完了额尔古纳河流域,得到了诸多的珍贵资料。

  2002年,他的新闻摄影作品《老瓦来了》获呼伦贝尔首届新闻一等奖;2003年新闻摄影作品《千余只白天鹅回故里》获呼伦贝尔新闻一等奖;2009年新闻摄影作品《光明留给别人》获呼伦贝尔新闻一等奖及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一等奖;连续2年获市级先进外宣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

  近年来,呼伦贝尔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不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在社党委的支持下,娄万飞以报网融合、采编一体、多元传播的媒体探索思路,带领团队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搭建起呼伦贝尔日报以汉语、蒙古语、新蒙古语、俄语4种语言为主导,“纸媒+网站+客户端+四微+政务新媒体运营”全覆盖的“四网四微三端”立体化传播格局,推动了呼伦贝尔日报融媒体中心实现了报网融合生产流程再造改革。

  2017年3月,呼伦贝尔日报融媒体中心初步完成了“中央厨房”采编系统的全面升级。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入口”,实现记者、编辑的移动办公、掌上办公。打造了呼伦贝尔市融媒体调度指挥中心,逐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并按照三级等保要求建设,极大维护了网络信息安全。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采编播报发流程,确保全媒体产品从一次采集到多平台发布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由“先报后网”向“先网后报”的采编流程全面转型,新媒体较纸媒的新闻时效性优势和特征越发突出,初步形成了媒体融合发展格局。

  在娄万飞的策划组织下,呼伦贝尔日报融媒体中心举办了自治区第一个网络房展,进行了自治区第一次车展网络直播,以融媒体发展带动创收,增加自身造血功能。这一创新经验被全国地市级新闻网络联盟认可并向全国同级媒体推广。

  如今的呼伦贝尔日报社融媒体团队已成长为一支知识型、能力型、活力型的专业队伍,各项工作始终位于全市新闻宣传系统前列,多次被评选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在许多重要节点推出了一系列有看点、有亮点、有温度、有深度的新媒体报道,切实提高了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呼伦贝尔新闻的品牌也愈发闪亮,“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多次在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年会上荣获“最具人气品牌奖”“最佳微信公众号”等奖项,在2019年度新华社内蒙古新闻供稿最佳伙伴奖中,呼伦贝尔新闻网再获传播新锐奖。今年,呼伦贝尔日报社荣获2020年度新华社内蒙古新闻传播先锋奖;呼伦贝尔新闻网荣获2020年度新华社内蒙古新闻传播新锐奖。这一项项荣誉和成绩里,都蕴含着娄万飞的辛勤付出。

  今年,呼伦贝尔日报更加注重对内凝聚“呼伦贝尔力量”,对外展示“呼伦贝尔形象”。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7月以来,呼伦贝尔日报社共使用新华社“现场云”进行了200余场直播,累计跟踪报道5000余条,总浏览量达千余万次。截至目前,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中央级媒体发稿47篇,在内蒙古日报、实践杂志微信公众号等自治区级媒体发稿160篇,在学习强国平台发稿175篇。有力地提升了呼伦贝尔日报社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

  在媒体融合的形势下,呼伦贝尔日报通过开设《中国·新蒙文网》频道等形式,对纸媒产品进行再加工、再生产,加大优秀作品的推送力度,提升呼伦贝尔乃至内蒙古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不断加强与蒙古国媒体的合作,有力推进对蒙古国的宣传工作。如2017年启动的克鲁伦外宣项目,真正实现了“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影像、网络有信息、杂志有内容、‘脸书’和‘推特’有固定阅读者”“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矩阵。

  风景在远方,道路在脚下。在呼伦贝尔新闻战线上,娄万飞用37年光阴,不负记者使命,书写新闻荣光!(记者 郭悦)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