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描述】
瓷
定窑
辽代
内蒙古博物院
在隋唐时期,我国瓷器形成以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邢窑白瓷为代表的“南青北白”格局。至唐朝中期,邢窑瓷土日渐枯竭,河北定窑开始出现。大约在五代时期,定窑逐渐取代邢窑地位,成为北方白瓷代表,成为宋代“五大官窑”之一。
在定窑瓷器中,白釉盘口穿带瓶最为精美。在这件白釉盘口穿带瓶两侧肩部与腹底,有对称的桥形带孔,带孔之间有带槽。对于草原游牧民族来说,将其穿绳系在马背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白釉盘口穿带瓶胎质细腻呈白色,胎体较厚,釉色明亮似凝脂,器形高35厘米。由于瓶胎在窑室中受热不均匀,火候难以把握,所以器形较大的瓷器很难烧制,常会出现破裂或变形现象,因此瓷器界便有了“大器晚成”之说。这件器形较大的白釉盘口穿带瓶保存完整,是辽代瓷中珍品。
五代时期之前,匠人制白瓷以柴烧为主,柴烧火焰较高并充满窑膛,窑膛内氧气不易进入,烧出的瓷器釉料经还原为白里闪青色。宋代以后,木材减少,匠人制瓷改为烧煤,煤燃烧火焰较低,釉色经氧化呈现出白中闪黄色。白里闪青色或白中闪黄色,是判断一件白瓷是五代之前,还是宋代以后器物的重要标准。
辽代陶瓷在我国陶瓷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这件白釉盘口穿带瓶将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的白釉盘口穿带瓶。新华网徐梅摄
白釉盘口穿带瓶一侧的桥形带孔。新华网徐梅摄
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的白釉盘口穿带瓶。新华网徐梅摄
出品:王宇天 乌兰托娅
监制:李国栋 郝芳芳
策划:徐梅 刘弘轩
编辑:徐梅
摄像:温泽宇 李超 马波
剪辑:李昊堃
包装:侯乐 王思婷
联合出品: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内蒙古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