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脱贫攻坚路上献余热
内蒙古新闻网  20-12-25 11:09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日前,笔者来到了奈曼旗治安镇二号村该镇关工委主任郭英的家里。刚一进院,就发现他家院子里和院墙外成群的大白鹅拍打着诱人的翅膀,叫得正欢,让人心生喜悦。

  据郭英介绍,他2017年从治安镇学区中心校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就担起镇关工委主任的职务。正赶上国家实施脱贫攻坚的战略措施,旗关工委出台了“关于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郭英说:“从出生到退休,从未离开过这片深情的土地,因此,当时二话没说就接受了,投入到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之中。”

  郭英包扶3个村。共有7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调研走访。有一次,他约好了要去一户贫困户家走访,可突然下起了雨,他怕人家着急就顶着雨去了,让这家人非常感动。郭英说:“扶贫就得先扶志,脱贫才有希望!”得亲自去察看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这些人的真实想法和打算,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还得认真地了解致贫的原因,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脱贫致富的意见。比如谁家的土地种什么作物收益大,养什么牲畜能赚钱呀……

  两年多来,他就这样尽心尽力地开展扶贫工作,没有报酬和补助。经过他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以及贫困户自身的努力,到2020年末,郭英包扶的3个村7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他包联的二号村有一位叫赵旭的小伙子得了胰腺癌,因病致贫成了贫困户并想轻生。他知道后,立马赶到了赵旭家。利用他多年当校长所积累的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同赵旭十分真诚地来聊了起来。从贫困聊到了人生,聊到了现在和将来,鼓励他战胜病魔的勇气。也巧,1968年北京知青下乡时,郭老师的父亲正在村上当党支部书记,曾给予了这些知青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这些人回城后一直都和郭老师有联系。于是,郭英从赵旭家出来后,就立马联系当年在二号村下乡的北京知青,安排赵旭去北京肿瘤医院就诊。

  联系妥当后,郭英把赵旭送上了去北京看病的列车。赵旭去了北京,郭英就多了一份牵挂,一天到晚打电话询问。当得知知青把挂号、住院等一切事宜都给赵旭安排得妥妥当当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赵旭出院后,郭英还是经常去看望他。在一次和赵旭的聊天中,听赵旭说要养猪,他就帮忙建猪舍。猪舍建好后,又无偿地赞助赵旭5000元买猪崽,把赵旭感动得流下热泪。就这样,赵旭的养猪场建立了起来。到2019年底,赵旭养的猪已经发展到了200多头,年收入近40万元。

  二号村的石艳明,想通过养马致富,就找到了郭英请求帮助。郭英就到他家察看了棚圈。回来后,帮助石艳明写了《棚圈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并预测了市场行情。养马是需要本钱的。郭英就一次次到镇信用社帮他协调贷款,又到旗农牧局申请了国家无偿扶持资金。在他的帮助下,石艳明家的蒙古马已经发展到了170多匹,每年的经济效益都在40万元以上。

  这两年,为了让百姓寻找到一条脱贫的路子,郭英还带头做了一项实验:就是发展养殖,在玉米地里养大鹅,力争获得种植和养殖的双丰收。

  郭英说,那还是二十几年前,他家种了十几亩玉米。因为土地紧挨着住宅,夏秋时节,大鹅就经常跑到地里去吃玉米叶子,当时曾担心玉米会减产,但到秋收时发现,凡是被鹅吃掉底叶的玉米,长得不仅穗大且籽粒更加饱满。

  2017年他退休后,就把租出去的土地收回来自己种了。当玉米出苗时,他去市场买了50只鹅雏。待它们长到0.5公斤左右时,就把它们赶到玉米地里。这些鹅先是寻嫩草吃,吃光了杂草就自下而上吃玉米叶子。一直到深秋,他发现凡是鹅到过的地面没有任何杂草;被鹅吃光底叶的玉米秸秆经过风吹日晒,因为通风好,所以质地坚硬不倒伏;不仅节省了人力,鹅粪又改善了土壤,减少了害虫数量,还节省了饲料成本。秋收后发现,亩增产达10%以上。

  现在奈曼旗东部地区农民收割玉米多数都是机械收割,玉米掉粒子在所难免。大鹅可以将散落在地里的玉米粒统统吃掉,它们从秋到春一直在玉米地里寻找玉米粒吃,既省时又省力,还节约饲料。散养的大鹅不但肉质好,还生态环保。10亩地玉米因养鹅又增收1660元。

  2019年,他承担了北京农林科学院4个籽粒玉米对比实验项目,他选择了房前屋后经过多年改良并且基础设施配套的22亩耕地搞起了实验,鹅的数量增加到60只。搭建了遮阳棚,挖了一个10平方米的水池。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和管理,玉米和养鹅获得了双丰收。仅鹅蛋一项收入就达到6000元,年底卖大鹅收入近4000元,两项收入近万元。22亩玉米增产1500多公斤,2019年底,他在旗科协四届一次理事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并在全旗宣传推广,为脱贫攻坚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今年,有6户乡亲和他一起搞起了实验,其中就包括贫困户。治安镇党委、政府和关工委把他的实验田命名为“农牧民青年致富实验培训基地”。今年6月,镇党委和政府还组织全镇56名青年到实验田召开了现场会。

  青山在,人未老。郭英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真正发挥了“五老”的作用。虽然很累,但无怨无悔!当我们离开这个他为之出过力流过汗的小村庄时,夕阳正红,照耀着这片多情的土地。(由焕章)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