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远山苍茫。
汽车顺着一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行驶,进入马鞍山村,一幢幢漂亮的砖瓦房整齐排列,街边小吃店、超市、“农家乐”的招牌不时闪过,一派新农村风光尽现眼前。昔日的穷山沟彻底摘掉了“贫困帽”,成了当地有名的生态文明村和乡村旅游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刘叶阳的坚守和付出。
2016年,刘叶阳辞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岁多的女儿,赴马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4年。马鞍山村坐落在马鞍山脚下,是曾经的重点贫困村。“那时全村1/3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旱地较多,老百姓基本上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只有靠出租果园收点租金,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刘叶阳回忆刚到村里时的情景说道。
当时年仅28岁的刘叶阳面对艰苦环境,没有打退堂鼓。他把精力和感情全部倾注进马鞍山村,挨家挨户走访,耐心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谋划符合马鞍山村实际的产业脱贫之路,用行动将“共产党员”四个字刻进群众的心里。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考察,他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总书记的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决心!”刘叶阳回忆起来仍然心潮起伏。
马鞍山村有30多年的山葡萄种植历史,为绘制好马鞍山村的发展蓝图,刘叶阳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制定了发展山葡萄产业这一符合马鞍山村经济发展、旅游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的规划。几年时间,村里的山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0亩发展到如今的3500亩,还建成了集中连片的山葡萄栽植基地,亩产也由原来的1500斤增加到现在的2000斤,每亩纯收入突破4000元,33户75人靠栽种山葡萄实现稳定脱贫。
“以前种山葡萄怕卖不出去,现在担心供不应求。”63岁的村民李义坦言,前些年种植山葡萄不仅价格低,有时大部分产品销不出去。去年,他用自己种下的1万斤山葡萄加工出5000斤原汁葡萄酒,还在女儿的帮助下开了网店,一天最多卖出了30多桶原汁葡萄酒。“现在年收入6万多元,日子过得红火了!”李义高兴地说。
山葡萄产业的发展,为农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刘叶阳联合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将山葡萄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采取“乡村旅游+”的模式,扶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农家乐,将游玩景区的单一模式拓展为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多元模式,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场景式体验,最大程度增加了农户收入。他还引导贫困户与农家乐联手,蔬菜瓜果、鸡鸭牛羊有了销路,豆包、豆腐、葡萄酒等也深受游客青睐。目前,村里的“农家乐”发展到15家,年接待游客15.2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100余人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生意红红火火,家家喜笑颜开。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刘叶阳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在村里开办“爱心超市”,为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等集体事务的村民发放大衣、洗衣粉等奖品;开设“富民课堂”,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种养技术;开展科教惠农培训,提倡农民科学种养;发布“善行义举榜”,引导村民向身边好人学习。
经过几年努力,到2017年底,马鞍山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帽子,贫困发生率由11.9%降到0.26%。201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2019年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如今的马鞍山村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村庄整洁、环境秀美,干部群众精气神十足,全力以赴答好脱贫攻坚的“收官卷”。
因为成绩突出,2020年12月6日,刘叶阳被选为全国“最美公务员”,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驻村第一书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经考验,才能验证初心。在驻村扶贫的道路上,刘叶阳用忠诚担当、实干创新谱写了一曲青春奋斗的华美乐章,用实实在在的脱贫业绩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