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丨微笑是扎鲁特旗人民脱贫攻坚最美的表达
内蒙古新闻网  20-12-29 19:15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扎鲁特旗于2011年被确定为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面对贫困、面对群众期盼,该旗举全旗之力,汇全民之智,下“绣花功夫”,在1.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情演绎了一场党群携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的“大决战”,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嘎查村(分场)全部出列,并于2019年4月退出自治区级贫困旗序列,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22元增加到2020年的13889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

  家门口就业幸福感更强

  一场降雪过后,扎鲁特草原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室外温度零下15摄氏度,往年这个时候村民都在“猫冬”,然而在鲁北镇义和碑村食用菌厂的大棚里,工人们浇水、摘菇、分级、装车……忙得热火朝天,一筐筐新鲜的双孢菇从这里发出,运往各地。

  “以前就靠种地挣点钱,没有什么其他收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地也种不了了,收入更少了。现在好了,在村里的菌厂干一些轻活儿,每个月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真是想都没想到的好事。”说起在菌厂打工的事儿,脱贫户张桂兰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义和碑村山地多,干旱缺水,除了传统种植业没有其他产业,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为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义和碑村从2018年起开始建设食用菌厂,相继建成暖棚、出菇棚、制菌车间等设施。菌厂于2018年底开始培育食用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菌厂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人、低保户有4人,已全部脱贫。除了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菌厂还吸纳64户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用扶贫资金入股,每年每户可分红1200元,连续分红3年。

  搬出穷窝日子更红火

  走进道老杜苏木西热图嘎查,水泥路平坦干净,一排排砖瓦房宽敞明亮,屋顶上的蓝色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新建的卫生室、活动广场、便民商店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

  脱贫户阿拉坦巴根边给羊圈里的羊填草边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土坯房里,2017年搬到新村,生活条件好了,吃水、出行都很方便。”话语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

  阿拉坦巴根以前住的老村子和如今的新村子相隔两公里,新旧两个村庄,名字虽然相同,但环境大不同。

  老西热图嘎查处于一片盐碱地上,草木稀少,饮水苦咸,大地白得晃眼。恶劣的自然环境、有限的生产资源和疾病缠身的老伴儿,让阿拉坦巴根家多年无法摆脱贫困。

  直到2016年,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彻底改变了阿拉坦巴根家的生活。从那一年开始,老西热图嘎查村民陆续搬迁到一片开阔的高地上,变成新西热图嘎查,以贫困户为主的120户村民告别土坯房,住进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水电暖齐全的新房。

  搬得出也能富起来,为了寻找到一条长期稳定的致富途径,西热图嘎查创新扶贫方式,推进光伏扶贫项目进村入户,在每户屋顶安装20块5000W的太阳能光伏板,按照每天发25度电,每度电全额上网电价0.65元计算,每年每户能增收3000元。“贫困牧民家庭除了养殖很少有其他收入来源,光伏发电为他们增收开辟了新路子。”西热图嘎查第一书记好斯白乙拉介绍说,为此政府投资441万元,其中包括100万元的扶贫资金。

  自从搬到新村后,穷了大半辈子的阿拉坦巴根终于迎来美好的新生活,不仅有了能生钱的屋顶,还种了70多亩地,养了100多只羊,人均年收入达到14600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养牛养出“牛”日子

  夕阳西照,金色的光线驱散了草原深处的瑟瑟寒风,洒向阿日昆都楞镇阿木古楞嘎查的每一寸土地。牧民恩和白乙拉裹着厚厚的棉外套,喜滋滋地大步走向他的牛。回想过去,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的,生怕出什么变故,如今他的心里总算踏实了,因为牛圈里的37头牛就是他的事业,也是一家人走上致富路的梦想基石。

  谈起以前的生活,恩和白乙拉说,他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因病早逝,妻子体弱多病,家庭一直很困难。“把家里的大小牲畜都卖了,还得四处举债,却始终填不满医疗费这个无底洞。”时至今日,恩和白乙拉提起那段绝望痛苦的经历,心情依然不能平静,他激动地说:“能够熬过最艰难的日子,最要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2014年,经过申请,恩和白乙拉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各级帮扶干部主动上门,帮他出主意、想办法,给他讲解各项扶贫政策,并扶持他新建了100平方米的草料棚和80平方米的暖棚,利用扶贫资金购买了7头牛、6只羊,让这个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恩和白乙拉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群众脸上的微笑是对脱贫攻坚成效的最好诠释。而今,扎鲁特人民正满怀信心,踏着铿锵的步伐向着小康生活迈进。(特约通讯员白敖敏)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