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贫困户:我们过上了幸福日子
内蒙古新闻网  21-01-12 16:37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乌云其木格用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刘洪林摄

  图为宝山家的新房。刘洪林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1月5日电题:呼伦贝尔2.2万平方公里草原上的贫困户:“我们过上了幸福日子”

  从一只羊都没有、住30平方米的土房,到现在的11头牛、50平方米的砖瓦房、150平方米的棚圈……5日,走进宝山家,这一家人的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达4万元。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派驻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队长曹起武、阿木古郎镇鸿图嘎查书记郑国凤又一次来到牧民宝山家,对宝山一家脱贫后的生活进行回访。

  “和曹总队长是老朋友了,总队、嘎查的人总来,就跟亲人一样,不光在物质上帮助我们,精神上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宝山的妻子乌云其木格拿出奶制品,端上奶茶,和曹起武、郑国凤坐在一起,吐露自己的心声。

  和草原上大部分牧民一样,乌云其木格对不熟悉的人话很少。特别是当初家庭困难,丈夫还身有残疾,更让她内心深处有一种自卑感,以前连家门都很少出。

  曹起武告诉记者,起初,工作队来他家里了解情况,乌云其木格总是躲在丈夫身后不说话,如今,她明显开朗了许多。

  记者了解到,嘎查在发展集体经济时,集体的60头牛以担保的方式承包给12户牧民养殖,每户5头牛,每年收益可观。乌云其木格一家位列其中。

  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自己的牛以后,2020年,乌云其木格和宝山决定把“好事”让了出去,主动放弃承包。“我们坚信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宝山如是说。

  回忆起这些年的变化,乌云其木格用蒙语娓娓道来:“盖房子时,需要1万元自筹款,是嘎查书记郑国凤借给我们的;通过产业扶贫,2015年从3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1头,是嘎查纪检书记韩德山帮忙一直在他租的草场上代管;女儿已经在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幼儿园就业,儿子在上学,成绩很好……”

  郑国凤说,现在,乌云其木格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积极参与嘎查的各项工作。

  脱贫,对于宝山一家来说,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变,更是迎接幸福生活的信心。

  新巴尔虎左旗是呼伦贝尔市四大牧业旗之一,像宝山一家这样的建档立卡户共有561户,他们分散在2.2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或由于疾病、或由于自然灾害、或由于子女教育导致贫困。如今,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561户已全部脱贫,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张玮 刘洪林)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