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人才聚 产业强 城市兴
内蒙古新闻网  21-01-12 17:40  【打印本页】  来源:乌海日报

  近年来,乌海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工程”,不拘一格广纳贤才,有效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记者见到乌海市人才引进教师靳万全时,他正在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靳万全2018年被我市人才引进“服务绿卡”制度吸引,他和妻子一同来到我市,成为市第六中学的教师。

  “乌海的人才引进政策要比其他地方优越,想得也更周到、细致,吸引了一大批像我这样符合条件的人来这里工作生活。”靳万全说。

  人尽其才,效应迸发,有赖于政策的支持、待遇的提高和保障的落实。近年来,乌海市出台了《乌海市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试行)》《乌海市引进人才使用事业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引才聚才优惠政策,并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服务绿卡”制度,在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编制使用、职称聘用、住房落户、公共交通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人才在乌海安心就业创业。

  2020年,乌海市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吸引了3048名各地考生网上报名,最终确定市直事业单位引进人员139名;指导三区及教育、医疗、党校及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共引进人员515名。这些新鲜血液补充到全市企事业单位、教育和医疗卫生系统,充分发挥了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围绕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我市成立了自治区首家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以及金涌院士、南志标院士、武强院士科研团队已经入驻。他们围绕绿色矿山建设、地热能开发利用、矿井水害防治等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和技术咨询指导等业务,并针对乌海地区煤焦化废水处理、精细化工废水处理等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及技术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和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障。同时,我市积极引导支持内蒙古广纳煤业集团、内蒙古智运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乌海市天宇高岭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与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高迎新说:“乌海给的支持很大,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我们把一些先进的治理理念、技术引进来,为当地培养技术人才。”

  同时,乌海市还建成驻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呼和浩特6个人才工作站,分别依托相关高校和企业进行管理,并配备县处级或科级挂职干部负责驻外人才招选工作,重点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刘春霞)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