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打破思维定势
内蒙古新闻网  21-01-12 20:3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据传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当看到桌上留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时,心想王安石怎么会犯这样常识性的错误,于是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苏轼被贬到南方某地,一天,他听见天上有只鸟叫声奇特,便问当地人这鸟叫什么名字,当地人答曰“明月鸟”。过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人这虫叫什么名字,答曰“黄犬虫”。苏轼突然想起自己替王安石改诗的事,不禁汗颜。

  现实中,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样会犯苏轼的错误。经验的积累,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有时能够帮助人们在直觉下做出最快最好的反应,但这种定势也可能成为思维的障碍。当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面对新任务、新问题,一味依赖惯性思维,极易落入画地为牢的沼泽。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学会打破思维定势,就要走出“舒适区”,趟进“深水区”,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唯有永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对解放思想的不懈追求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身处新时代、迈入新阶段、建功新征程,必然伴随着新的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既要遵循客观规律,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摸活鱼”,到群众中开拓思路、寻找办法,又要拿出实干笃行的劲头,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发展新局面,让各项工作朝着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开拓创新是打破思维僵化的钥匙,改变习惯是摆脱山重水复的秘诀。跳出思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时刻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失、补齐短板弱项,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李慧勇)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