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村庄圆了百姓三个梦想
内蒙古新闻网  21-01-22 10:32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的通报》,林西县大营子乡老君沟村安置区入选美丽搬迁安置区,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新经验、新做法。

  老君沟村位于林西县大营子乡,曾是全乡距离县城最远、村民居住分布最广、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居住条件最差的贫困村。全村水浇地少,常年干旱,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以下,一方水土已经难养一方人。2018年开始,大营子乡在老君沟村投入3200余万元,建设易地搬迁新居——圆梦新村。圆梦新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贫减贫机制、特色产业发展,圆了百姓“安居梦”“脱贫梦”“致富梦”。

  “环境美”圆了百姓“安居梦”。圆梦新村总建筑面积591亩,建设安置房145处,惠及9个偏远自然村,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145户308人。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建成了村民活动广场、便民超市、文体活动室、卫生室等附属设施,村内道路畅通,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全部完成,水电暖设施齐全,新村环境越来越优美、越来越宜居。“原来在老房子生活时最怕下大雨、刮大风,总担心土房子扛不住,现在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新村居民李凤山说。

  “产业美”圆了百姓“脱贫梦”。圆梦新村配套建设了扶贫产业园区,建设设施农业暖棚134栋,通过暖棚整体出租、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辣椒、硬果番茄等特色产业,除给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得租金8000余元外,还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暖棚务工,每天务工收入100元。“自从搬到新村,不但有了新家,而且能在家门口挣钱,我们老两口这两年在大棚打工就挣了8万多元,家里的一切都在变好,我们也越来越有干劲儿。”脱贫户许景琴说。自产业项目实施以来,设施农业为贫困户增加收益26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

  “生活美”圆了百姓“致富梦”。引进客商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大田中草药2500亩,每亩中草药每年带动村民增收1000元。村民参与大田辣椒种植,每亩增收2000元。为夯实脱贫攻坚后劲,圆梦新村产业园新建了扶贫车间。走进车间,热闹非凡,硬果番茄、豆角、辣椒等特色蔬菜正在被工人们搬运、分拣、装车,每个环节操作娴熟、整齐有序。“没搬来之前,种地靠天收,孩子上学的开销成了难题。我在暖棚打工,平均每天能挣100元,如今来到扶贫车间干活,收入更稳定了,从搬来到现在我挣了接近6万元,孩子上学不愁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心情也越来越美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吉红高兴地说。目前,扶贫车间已安排就业人员45人,其中贫困户15人。(记者 张斐然 通讯员 董大伟)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