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内蒙古的思路很清晰
内蒙古新闻网  21-01-28 09:1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2020年12月28日,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

  为自治区“十四五”以及未来15年

  内蒙古发展把脉定向

  描摹新蓝图,开启新征程

  一幅更高质量、更富活力的

  发展图景徐徐铺开

  未来前瞻性、战略性

  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

  方向更加明确

  新发展阶段呼唤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决定着前进的方向、路径和速度。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与新时代共进,与共和国同行

  回望“十三五”

  内蒙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取得新成就

  站在2021年的门槛上聆听

  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内蒙古正在迈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新发展理念的内蒙古“模样”

  

  让我们踏着绿色的足迹追寻

  01

  兴安盟近年来在所有区域、所有领域、所有产业、所有行业发展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改变“四多四少”产业状况和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

  02

  如今不但实现了林海松涛相伴、青山绿水紧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连续三年稳居全区第一。

  03

  从过去的贫穷到现在的“富美”,兴安盟的实践正是内蒙古发展理念革故鼎新的缩影。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

  重整行装再出发

  厉兵秣马再奋进

  在行动纲领的指引下

  内蒙古紧跟时代步伐

  消化、深化、转化新发展理念

  赋予新发展理念以内蒙古“模样”

  展望内蒙古创新发展的“模样”——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展望内蒙古协调发展的“模样”——促进东部盟市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盟市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

  展望内蒙古绿色发展的“模样”——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力度……

  展望内蒙古开放发展的“模样”——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

  展望内蒙古共享发展的“模样”——发展就业亲和产业,推进各领域、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

  新发展理念指引高质量发展

  “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推进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乌海是这个发展思路的受益者,理念一变天地宽。”

  1月26日,自治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1年工作安排,让自治区人大代表、乌海市市长唐毅倍感振奋。

  乌海因煤而生,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天然的资源优势曾给予乌海人充足的发展“资本”,但也承受了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乌海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从“单”到“多”、减“黑”增“绿”、既“破”又“立”,走出一条具有乌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开启新的逐梦征程

  关乎2500万草原儿女的未来福祉

  自治区两会上

  代表委员们再次畅谈新发展理念

  指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感悟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如今新发展理念正引领着

  内蒙古在破解难题中增强动力

  厚植优势,不断朝着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内蒙古日报草原号两会报道团队

  记者:周秀芳 章奎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