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的“夫妻档”撑起乡村振兴的“幸福伞”
内蒙古新闻网  21-02-02 09:38  【打印本页】  来源:扎兰屯市融媒体中心

  在扎兰屯市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满怀对扶贫事业的热爱,舍小家顾大家,双双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撑起乡村振兴的“幸福伞”。

  在长达4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从事着同样的脱贫攻坚工作。丈夫蔡江林是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武装部长、副乡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妻子张丽霞在中和镇工作,任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

  蔡江林帮扶5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收入稳步增长。他帮扶的付守君一家,其妻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家中3个孩子两个上学。包扶前一家人住着危房,收入只能靠种植业,供孩子上学都有些困难。蔡江林帮扶后,帮助付守君申请房屋兜底保障政策资金,解决了住房问题。然后借助“菜单产业”和小额贷款政策,指导其购买了3头基础母牛,如今已发展为9头,年收入增加3万多元。蔡江林还帮助他们争取到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支持,使他们在就医和教育方面有了保障。

  2016年初,妻子张丽霞被抽调到中和镇扶贫办,负责20个村2个居委会的扶贫项目工作。她迅速了解镇里的扶贫项目落实情况,熬夜完成20个村2个居委会所有扶贫项目资金的报账工作。2018年,因工作需要,张丽霞被派往中和镇水甸沟村任第一书记。期间她走访村民,了解村情,与村“两委”商讨村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并协助村里制定土地确权方案。白天工作忙,她就利用晚上时间走访包扶的贫困户。曹玉龙患有脑梗,时常犯病。张丽霞帮助他联系医院,专门跑到保险公司咨询相关政策,还帮助办理了社会兜底保障。如今她所包扶的两户贫困户都已经顺利脱贫。

  2020年在脱贫攻坚收尾时刻,夫妻俩把目光和思路转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他们深入调研各村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加强各村的村屯道路硬化、排水治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村级产业发展,他们所在乡镇的冷库、畜牧养殖场、黑本耳种植、烘干塔等一批农村所急、农民所需的项目落地生根,基本实现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为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稳步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蔡江林夫妇因为工作聚少离多,不能时时陪伴在父母家人身边,但他们深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让更多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真正实现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