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家里有人关照 外留人员安心
内蒙古新闻网  21-02-08 00:3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随着春节的临近,浓浓的思乡之情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今年这个特殊“年关”,“回家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成为摆在所有外留人员及家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毅然选择了就地过年,成就小家与大国共同的平安吉祥。李俊锋就是其中的一位。

  “妈,过年我就不回家了,你们自己多买点好吃的好喝的,等孩子暑假的时候我们再回去。” 2月4日,李俊锋操着一口陕北味儿的普通话和妈妈说着就地过年的事。

  李俊锋是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调频技术部的工作人员,他的老家在2000公里之外的陕西省。虽然内蒙古和陕西都是低风险地区,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李俊锋和妻子说服家乡的老人,选择了就地过年,等疫情好转后再回家陪父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选择留下,既是考虑‘小家’的平安,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李俊锋说,疫情面前,个人既要算小账,也要算国家的大账,响应国家的号召选择就地过年,老人能理解也接受。

  今年54岁的杨焕平是扎赉特旗音德尔镇旭升村的村民。他的3个孩子分别在吉林省白城市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务工。为了小家和大家的安全,老两口忍着思念叮嘱儿女安心在外过年。隔着屏幕,小儿子也报着平安说着延期再见的话。而挂掉视频后,老人的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下来。

  “第一次没和孩子们一起过年,心里肯定不得劲,但是平安才是最好的年味儿,我们让儿女就地过年,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团圆。”杨焕平抹着眼泪说。

  怎样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过个不寂寞的春节,让就地过年的外留人员安心?这几天,音德尔镇金塔社区文明实践站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行动起来。他们在逐一联系和动员留外人员原地过年后,对33户春节不返乡家庭实行志愿者一对一联系帮扶制,通过陪伴留守儿童、帮老人打扫卫生、采办年货等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思亲之苦。

  音德尔镇金塔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欣欣说:“外留人员最惦记的就是家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我们组织志愿者行动起来,让老年人和儿童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过一个祥和之年,让在外的居民留得安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实习生 姚宏艳)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