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年味儿一样浓
内蒙古新闻网  21-02-10 20:04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春节临近,采购年货、准备食材是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

  走上首府街头,不少市民趁着闲暇时间置办年货,大红灯笼、中国结、大红“福”字、红对联等各种具有传统喜庆元素的红色装饰品琳琅满目,在超市、商场及街边商铺,糖果干货、水果、肉制品更是列入市民们的必备清单。

  与往年春节不一样的是,今年春节很多人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就地过年。

  高勤是土左旗毕克齐镇一家对联批发摊位的摊主,他已经在这里摆摊30多年了。“与以前相比,现在人们选择的购买方式越来越多了,中老年人一般选择到集市上逛一逛、挑一挑,体验一下过年的氛围,而年轻人更多选择在网上购买。”高勤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说道。

  除了去集市上体验年味儿,临近春节的超市里也是人头攒动、十分热闹,不少市民正忙着采购过年所需的各种商品。土左旗浙加都超市导购员王娟告诉记者,“咱们这儿有中国结、对鱼儿、‘福’字,有对联、灯笼、蜡烛。马上就过年了,我们准备的商品也比较齐全,可供顾客选择。”

  “过去几年,每年春节时都是姑娘带着出去旅游。今年咱们也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地过年,不出门了,姑娘也说今年就不回来过年了。像这样来超市买点儿吃的、喝的,守家过个年也挺好。”正在超市里采购年货的退休职工王美林说。

  毕克齐镇居民郭瑞凤家里一派忙碌景象。“这两天正忙着准备年夜饭。毕克齐的习俗是过年的时候要准备‘六大碗’,炸丸子、红烧肉、酱牛肉……既体现出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还象征着新的一年六六大顺,幸福美满。”郭瑞凤说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记者云静 通讯员 云宇璐 赵孟孟)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