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走马“草上飞”
内蒙古新闻网  21-02-23 16:31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水草丰美、风光旖旎,紫色的马兰花和奔走的骏马就是辽阔草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诉说着马背民族与马的动人故事,丰润着草原文化的沃土。

  奔走的骏马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摄影:巴音达来)

  乌审马堪称草原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乌审人民崇尚走马,热衷走马竞技,将骑走马、驯养走马视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无比荣耀的精神需求,逢年过节举行走马比赛成为常态,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乌审走马文化。2019年,乌审旗以其“乌审走马文化之乡”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0年12月,乌审走马竞技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来源:乌审旗文化和旅游局)

  近年来,乌审旗高度重视马文化保护传承及马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保护措施,做好“乌审走马”的繁殖和品种优化。目前,全旗有乌审马5345匹,驯养成功的走马991匹,走马传承人有486名,已成立马文化合作社2家,成员41人,马文化协会12家,成员718人,编写出版了《乌审走马文化》书籍,每年组织各类马文化活动达100余次。

  乌审走马,源于乌审马。乌审马是蒙古马的一个亚种分类,结构匀称、外貌清秀、性情温驯、反应灵敏、抗逆性强,蹄薄而广,体质结实紧凑,适合沙漠地区骑乘和驮运,也是一种世界少有的耐力型良种马,主产区为乌审旗及其邻近地区。乌审走马竞技拥有自己独特的走马等级、场地要求、竞技规则、选马标准和驯养传统,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赛马体系。驯养是乌审走马竞技中一个重要环节,驯养从2、3岁就要开始,经过去势、饲喂、去泥汗、去内火、放淤血、吊控、调教、遛马等,达到人与马高度默契,方可在竞技中让走马准确领会骑手发出的指令,使走马技能发挥到极致,须经过长期精心驯养才能调教出能够拿名次的好走马。

  马文化活动。(摄影:巴音达来)

  “弘扬马文化、传承马文化是乌审旗马产业协会及爱马者的初心和使命。如今随着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变,马的役用功能不断弱化,草原承包到户后缺少放马条件,无法大批量养马,马的品种数量大幅下降、品质退化,处于濒危和濒临灭绝的状态,走马竞技作为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培养更多传承人,将其发扬光大。”乌审旗马产业协会主席那日苏说。

  多年来,乌审旗培育、打造乌审走马文化,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乌审走马文化,已经成为当地及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西部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如今面临乌审马珍稀现状,保护乌审马与传承马文化越是任重而道远。乌审旗将联合周边养马户开展保种、保护乌审马资源,建立健全基因库,开展纯种繁育,打造以乌审马为主体的娱乐及旅游精品项目,延伸产业链条,进而带动全旗的马产业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实现马产品加工原料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乌审走马竞技保护传承,搭建有关马文化和马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创建品牌赛事,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乌审走马文化与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紧密结合,推动群众性赛马常态化,让这一民族文化在草原上发扬光大、久远传承、日益厚重。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