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昕:打击电信诈骗 守护一方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  21-02-26 10:56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在兴安盟公安局刑侦支队,有一位帅气的80后小伙儿。从警以来,他始终战斗在侦查破案、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的第一线,凭借冷静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突出的专业技能,累计破获重特大电信诈骗案件千余起,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超千万元,被业界誉为“反诈先锋”。

  今年33岁的初昕,是盟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专班负责人。2013年,在他刚刚来到刑侦支队工作的时候,恰逢电信诈骗案件在全国呈高发态势。为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刑侦支队于2016年成立反诈专班,集合专业人才对重特大电信诈骗案件进行集中研判,初昕也是在这一年成为反诈专班的主要负责人。

  “这些年来,我们将反诈(骗)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防’和‘打’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另一方面是集中打击重特大恶性电信诈骗案件。”初昕说。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型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增量迅速上升,办案难度随之增加,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

  在初昕印象中最深的是发生在科右前旗的一起涉案价值为兴安盟有史以来最高的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报案称被他人在QQ上以冒充老板的名义,诈骗了319万元。根据受害人所提供的线索梳理了近百张银行卡的流水,又通过科技信息手段,在海量的大数据比对中,民警们找到了一条隐藏着的银行卡线索。顺藤摸瓜,辗转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历时30天最终追踪到广西南宁,一举端掉了这一诈骗窝点,抓获诈骗团伙成员20余人,现场缴获现金200余万元。

  电信诈骗案件因为涉案地域广,作案手段比较隐秘。为了能够尽快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出破案线索,初昕和他的团队经常不眠不休地工作。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更是常年辗转多个省市,加班和出差几乎占据了侦查员们的生活。

  由于业绩突出,初昕先后被借调到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和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合成作战平台,参与打击重大电信诈骗专项行动。

  初昕还将学习总结的先进经验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创新使用“资金流实战简易技战法”和“资金流交叉技战法”等破案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效率。

  这几年,在人员少、案件多的情况下,初昕带领刑侦支队反诈专班陆续破获了全区首例GOIP设备诈骗窝点及一系列特大电信诈骗案,共研判落地案件200余起,破获本地案件300余起,协破外地案件近千起。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初昕先后荣获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合成作战平台‘平台之星’”“全国首批111情报研判人才”、自治区“十大反诈标兵”、兴安盟十佳破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铺满一桌子的荣誉,是对初昕过去几年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的鼓励与鞭策。初昕说,从事刑侦工作是他的毕生追求,他将牢记使命,初心不改,用胆识和智慧打击犯罪,以奉献和忠诚保一方平安。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盟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590起。“凡是冒充客服索要验证码的就是诈骗;凡是网上贷款需要先交钱的就是诈骗;凡是网上交友要求转账的就是诈骗;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的就是诈骗。”被问起如何辨别电信诈骗,初昕如是提醒。(胡日查)

  

兴安日报社 版权所有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