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扬帆起航一往无前
内蒙古新闻网  21-03-07 08:16  【打印本页】  来源:腾格里新闻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家表示,落实总书记要求,一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内蒙古代表团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总书记的到来。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市长张晓兵首先向总书记汇报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兵:“总书记非常关心内蒙古的产业发展,还有农牧民的增收致富。总书记专门指出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总书记还说,有机会一定到河套灌区来看一看,看看灌区老百姓的生活,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咱们老百姓,感觉到特别温暖。”

  美丽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记者来到了灌区里的一个小村庄——巴彦淖尔永丰村,村民正忙着给蔬果打枝。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永丰村村民:“我们这无土栽培种植了有芹菜、黄瓜、番茄。一年四季都能种,产量都挺高的。我们诚挚地邀请总书记来我们村里做客,看看我们的大棚,看看我们的好日子。”

  从2014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内蒙古考察,四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次次都关心着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全国人大代表、阿拉善左旗旗长戈明告诉总书记,他们近6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在沙漠里种植梭梭等生态林。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梭梭的生长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戈明:“我向总书记做了具体的汇报,梭梭是我们当地的一种非常耐旱的优势品种。在当地防沙治沙中推广得很好,老百姓种植以后能带来一定的收入,总书记很满意、很认可。”

  腾格里沙漠连绵千里,这些“草方格地毯”里的一丛丛树木,就是梭梭。做为当地治沙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形成了长350公里,宽3到20公里的防沙阻沙防护林草带。记者今天在内蒙古最大的沙生植物育苗基地看到,新的治沙植物正在培育。

  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潘竞军:“‘十四五’期间,我们以打造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规划实施林草生态建设任务5500万亩,全盟草原禁牧总面积保持在1亿亩左右。”

  内蒙古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总书记如数家珍。总书记要求内蒙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苏等地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面临饥饿威胁。在国家安排下,3000名孤儿送到内蒙古收养。当年,不到20岁的都贵玛在四子王旗临时保育院,当起了其中28个孩子的妈妈。现在老人已年近八旬。

  都贵玛:“当年我们把他们接回来,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现在已经几代人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生活幸福,这是我最值得高兴的事。”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退休工人孙保卫:"我作为3000孤儿的一分子,深有感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还有草原母亲都贵玛老人精心呵护,才有我们的今天。"

  总书记在发言中,就构建新发展格局、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民族团结、党史教育等方面对内蒙古提出了新要求。大家表示,一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全国人大代表娜仁图雅:“总书记强调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和睦之魂。作为教师,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希望把这个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到我们民族孩子的心里。”


[责任编辑: 孙静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