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回一线】刘亚声: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有质量的医疗服务
内蒙古新闻网  21-03-15 07:1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随着2021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也纷纷返回工作岗位。3月14日,见到全国人大代表、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亚声时,她刚刚结束了每天早上例行的查房工作。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今年的全国两会节点特殊、意义非凡。”谈起此次赴会的心情,刘亚声感到格外自豪和振奋。“‘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经历了新冠疫情这一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全国两会如期召开,激励着我继续奔走在人民中间,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拼搏奋进。”

  2018年,刘亚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参加代表培训时,她就告诉自己,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要站在天安门城楼想问题,蹲在田间地头想办法。当代表的这几年,她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基层,把医疗与人民健康、医疗与养老、医疗与脱贫攻坚、医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进行履职调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特别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重症医生,刘亚声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目前基层医生在急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置能力方面有所不足。“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基层首诊人数日益增多,增强农牧区基层医院的急救能力,是为患者减负,也是为健康中国加码。我向大会提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有质量的医疗服务。”刘亚声说。

  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刘亚声认为,防止因病返贫是重要一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刘亚声说。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慢性病的防治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今年她向大会提交了《完善和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的建议,助力乡村振兴顺利实施。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刘亚声一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下基层义诊,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我们要发挥医共体的作用,向基层群众宣传心脑血管等病症的早期预防,引导群众以‘治病’为主的观念向‘预防为主’转变,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刘亚声表示,下一步,她还要继续关注养老服务等问题,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方面开展调研,把医疗融入养老服务,让老人们有一个健康的、有尊严的晚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