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如何破解家校作业批改问题的“矛”与“盾”?
内蒙古新闻网  21-03-17 16:4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近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家校作业批改问题密集出台相关要求,强调教师要亲自批改作业,同时还设定了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多项制约性和引导性的措施,进而督促教师去改进和执行。对此,广大教师也提出了为自己辩解的诸多理由。在这里,渗透其间的就是教师的“矛”与家长的“盾”之间的考量与思索。

  众所周知,教师将作业委托给家长来检查,由此引发的矛盾与论辩已是常态,教师一方面希望通过检查作业来增强家长与子女的互动关系,以作业为纽带,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另一方面也因为工作量的加大,教师将检查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但这种做法很有可能是看起来很美好。首先,家长对作业的检查缺乏足够的耐心,以及适宜的评判与指导能力,而这往往就会形成若隐若现的“导火索”;其二,这种敷衍的行为容易沦于形式,因此就会倒逼家长委托给“小饭桌”和辅导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就是作为教师之“矛”的理想出发点与负面效应。

  而从家长之“盾”的被动角色来考虑,这里面就要涉及家长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理念的多元化,还有孩子的生活环境以及性格天赋等多种因素,使得家长认为教师批改作业应是本职要求,不应该有所转移,并且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何况由自己来检查,难免出现情绪激动等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家庭关系紧张。

  对于以上问题,相关部门也力求在理性严谨的基础上寻求破解之道,使二者的矛盾不再尖锐,如对作业量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使孩子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素质教育的拓展,同时也通过减少教师课堂之外的工作量,来使教师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总之,对于家校作业批改问题的博弈,现在依然在许多地方成为热议的话题,但我们务必明确: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慌乱,甚至适得其反。(王美花)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