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时光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七年“碳汇”之旅
内蒙古新闻网  21-03-19 18:0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21年1月23日,距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乌尔旗汉林业局局址二十公里处,一辆皮卡车陷进雪坑。除驾驶员外,其余人全部跳下车,顶着寒风吼着号子,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推车,终于车子旋滑着驶离雪坑。

  乌尔旗汉林业局碳汇办主任吴海波看看前方漫无边际高到半膝的积雪,转身拿下车上的设备,同事们默契的或抱或抗着剩下的设备,跟在他身后,一步一陷地踏进密林深处。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来讲是平常事,仅这片土地,算上这次,他们造访足有五回了。

  半小时后,吴海波一行人在林中一块空旷地边停住,他们找到林边一棵枯立木,有人拿出炭素笔在枯干的树干划写着,零下四十度的低温,没写几个字,笔液就冻住了。同事把笔放怀里捂一会儿,继续写。吴海波介绍道,这里是准备做碳中和造林项目,他们在树干上标注的59林场26林班4小班及相应的GPS定位点,是选项设计的标志。

  【碳中和】

  林业职工吴海波等人在做的,是一项争取落实“碳中和”理念的工作。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展开的“碳汇”工作精准的契合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上第一次出现“碳中和”字样,在此前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中国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中国政府再次向国际社会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9年下降65%以上,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重磅消息接连落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两期目标不仅在国内社会各界掀起热潮,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赵吉对两个概念做了专家解读,他认为,碳达峰的意思就是总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一个量化的最高值,碳中和是指从国内整体布局出发,届时能够做到多排放多少,就有相应的措施去抵销排放的这部分增量,实现碳平衡或者是下降,抵销排放的过程就是碳中和。

  “碳中和”为什么会摆到重要位置,在国家层面屡屡提上议事日程,在国际环境备受争议与关注?话题需要回到十多年前,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之后说起。在内蒙古地区要说清“碳中和”的渊源,有一个人具有难以替代的权威:许柏年,内蒙古第七、八届政协副主席。在职时,他分管生态环境,敏锐认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2010年前后,退休后的许柏年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省一级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此后十多年时间,他一直竭尽所能为地区低碳发展鼓与呼。

  许柏年介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者是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在全世界从2006年开始就上升为第一大国。按照京都协议,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指标的硬性限制。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2009年召开哥本哈根会议,我国逐步加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视,在国内开展系列相关工作。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梅研究森林碳汇多年,关于温室效应她深入浅出,一语中的:“由于人类的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增多,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地球持续升温。最终的结果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系列气候灾害。”周梅教授严正指出,全球气温每升高一度,甚至每升高零点一度,都会隐藏巨大危险。

  经济专家许柏年与周梅教授的说法不谋而合,他说:“按照巴黎协定,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升控制在2度以内,争取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这一目标在巴黎协定签定时,各国自主贡献的承诺存在差距。现在中国带头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各国纷纷响应。如果全球一起行动,争取控制在1.5度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所以全世界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

  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领域的热点问题,更是涉及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这一领域,内蒙古自治区专家们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冷极小城根河边郊,矗立着一栋小楼,这是国家科技部的野外观测站。2021年3月10日,再有两天就是植树节,边疆小城根河市依然冰雪天地。傍晚时分,观测站职工张永亮来到冻土监测点,拿出专用设备提取数据。这个冻土监测点深度为11.8米,一米一层共分11层。张永亮利用万用表与监测柱联接得到数据,他需要把读出来的数字输到笔记本电脑上,利用软件显示每个层次的温度。张永亮介绍,从他们连续十多年测出的数据证实,在根河生态区,2.6米以下是永久冻土层。

  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站的前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周梅是创始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毕业的周梅实习时第一站就是大兴安岭林区。从此,她没有间断过对这片土地的研究。四十年以来,正是以这里为出发点,周梅检测到“温室效应”引发的巨大变化。位于林区北部的根河林业局依然属于永久冻土区,与它相距二百多公里的、原本也位于永久冻土区的牙克石市,现在已经不是了。事实表明,兴安岭永久冻土区出现南界北移现象。周梅认为,大兴安岭地区环境敏感,冻土融化意味着环境变暖,环境变暖意味着冻土里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了。

  气候变暖的元凶是二氧化碳排放过高,那么排放二氧化碳的来源即“碳源”在哪呢?经过专家研究发现,除了自然界,人类所有生产生活过程无一例外都是碳源。尤其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这些支撑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八个重点高耗能行业,更有着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京都议定书》中,一个词语亮相,至今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它都会在多个领域充当主角,这就是“碳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在所有行之有效可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方法中,全球公认一个事实: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强大的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专家许柏年说:“目前在自然生态系统里,最重要的一种碳汇就是森林碳汇。树林一年比一年长高,蓄积量越来越大,每增长一些蓄积量就能把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吸收以后把它储藏在树木植物或者土地里面。”

  身为教师的周梅形象的解释了林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用老百姓的理解,人在呼吸的情况下,吸进氧气,吐出去二氧化碳。这个过程跟碳汇恰好相反:林木吸收二氧化碳,然后把二氧化碳固定在自己的树干、树枝上,释放出氧气。周梅指出,林木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碳汇“渠道。工业在排放,小汽车在排放,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在释放二氧化碳,只有林业的大树,不声不息的固定二氧化碳。”

  森林以它清新的姿态,为人们带来希望。为达到控温减排目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植树造林,抵消本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需要通过碳配额指标的严格控制达到降碳减排的目标。新政策明确规定了CCER可以抵消5%的指标配额,为林业碳汇进入碳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一次,大兴安岭的森林无需采伐,在生长状态就可以产生经济价值。

  【资源优势及技术高点】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系统变革,要把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会中,习近平指出,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列举的生态系统固碳群体中,森林以它不可辩驳的优势名列前茅。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在这一群体中成为“亮点”。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目前保持最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这里位处我国最北端,森林覆盖率高达78.39%,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活立木总蓄积10.33亿立方米。按照每生长1立方米林木,平均吸收固定约1.8吨二氧化碳计算,这里森林碳储总量约为18.9亿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及绿色核算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元素约为2300多万吨,折合成二氧化碳为每年8500万吨,相当于吸收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

  2021年初,春归大地,多项有关“碳汇”的重磅利好消息,涤荡着祖国北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人们惊喜的发现,默默承担生态保护功能的森林再次走向市场,仿佛又“吃香”了!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气势恢宏的市场态势,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亳无准备,匆忙上阵的吗?事实上,“碳汇”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已足足蓄势七年!

  2021年3月11日,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根河林业局上扬格气97林班,营林科副科长庞洪斌领着两位同事正查看树木生长状况。这里是2009年新栽落叶松,仅在1号作业小班600亩范围内,当年就栽植落叶松苗木近11万株。十多年后,当年新栽的小树苗长到两米左右的高度,与后天自然生长的桦树形成混交林。在根河林业局,像上扬各气97林班这样的新造林地总共18万亩,它们陆续在2005至2011年间完成植树造林。

  2014年初,围绕这18万亩新造林地,庞洪斌碰到件新鲜事。这一年有企业主动联系当地营林部门,问他们现在有多少造林面积、多大造林量,建议双方合作开发项目,对造林进行再次认定。对方的提议,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大家明面上私下里议论,人们认为这些公司有可能是来林业骗钱的,或者抱着占有林地,把树拿走的不良目的。

  同年10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从辖区内19个林业局中挑选6个林业局的营林或森调工作人员,专程到深圳进行“林业碳汇”的知识培训,庞洪斌名列其中。培训前,大家普遍认为“空气能卖钱”这个说法是痴人说梦天方夜潭。培训后,大家思想像是打开了一扇门,对“空气也能卖钱”再不存疑。说到这里面的“生意经”,庞洪斌已是行家里手:“通过第三方核证林木生长量,按一定标准核算吸收多少二氧化碳,释放了多少氧气。国家相关部门委托机构通过核证,签发的减排就可以进行交易了。”

  说到林区碳汇前景,过去的“砍树人”,现在的“看树人”庞洪斌嘴里像是含了团蜜,满脸洋溢着笑:“比如我们这18万亩森林,有多少吨产生减排量,吸收了多少吨二氧化碳,认定之后在平台上就可以有控排企业来买减排量。或者有政策要求的时候来跟我们来交易,林木就这样在持续生长过程中,产生了生态附加效益。”

  明白了林木生长衍生的价值,庞洪斌与同行的主管领导在森工集团的统一部署下,紧锣密鼓地推进碳汇项目的开发工作。

  根河林业局18万亩碳汇造林项目设计历时一年半,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函立项。这意味着根河林业局CCER碳汇造林项目200多万吨的减排量,已经放在了碳交易市场门口。

  除根河林业局外,七年前,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还有乌尔旗汉、克一河、绰尔、金河、满归五个林业局被划入“林业碳汇”的试点局。几年来共开发储备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9项,总面积15.6万公顷,项目计入年限从20到60年不等,预计总减排量48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生态产品货币化,在这里蓄势待发!

  2017年恰逢国内机构改革,国内CCER减排项目因此暂停交易。截止2021年3月,这里仅实现国际减排标准VCS项目5笔,多个成熟的国内CCER项目依然在静静等待市场重启。交易按下暂停键,“林业碳汇”的发展在当地并没有停止,相反,围绕“碳汇”的深度研究却趁着这段“暂停期”有条不紊的展开。

  林业碳汇刚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要林区铺开的时候,乌尔旗汉林业局对“碳汇”格外重视,在19个林业局中第一个成立专门的“碳汇办”。吴海波为乌尔旗汉林业局碳汇办主任,他与当时的乌尔旗汉森林资源监督员包国庆一起,全程参与了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在这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要想在碳汇领域获得更多收益,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这一点,包国庆认知透彻,他说:“过去林区人对开发碳汇必须遵循的碳汇造林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具体内容如雾里看花!在开发项目时,落实方法学相关细则主要依赖合作单位。林业这一块只是负责外业监测调查,提供森林资源库和相应的三类调查数据,像碳汇项目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高,可用于碳汇造林的宜林地面积不多。在碳汇营林方面,虽然人工林面积大,但森林蓄积受气候影响年生长量不高。要发展林业碳汇,提升碳储量是需要破解的课题。

  时任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员,长年痴迷碳汇研究的包国庆把目光放在了脚下的土地。以一个研究的角度来看,乌尔旗汉林业局气候、土壤、森林结构等自然、生态因子接近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平均水平,森林中幼龄林占比较高,人工林中纯林、单层林较多,在这里运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比较容易复制和推广。

  而且与其他林业局相比,乌尔旗汉条件相对特殊,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批准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

  面对乌尔旗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操作的技术空间,深知核心技术重要性的包国庆自然而然动了心思。2016年初,在森工集团及乌尔旗汉林业局支持下,包国庆会同当地碳汇办主任吴海波、张郭伟等林业技术人员组成六人项目小组,着手进行提升林木碳储量的方法研究。在踏找样地这一环节,他们不分昼夜忙碌了足足三个半月时间。最后,确定森林经营碳汇产品布设样地42块,样地分两种,一种称为基线样地,对比的就是项目样地。其中基线碳层样地9块,项目碳层样地33块,研究面积达2000公顷。这样的设计,缘于碳汇交易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循“额外性”法则。

  有关“额外性”,包国庆这样讲解:“额外性就是通过搞森林经营活动,造林、抚育,加速森林生长。假想不搞抚肓,林子也在长,不搞造林,林子自然落种也会长。我们假想的自然生长状态就叫基线,通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投入人工、设备、种苗等,使林子得到快速增长,增长的部分和自然生长部分的差额,就叫额外性。”

  在距离乌尔旗汉局址二十公里处,柏拉图林场23林班,有一基线样地,对应它的有三块项目样地。

  乌尔旗汉林业局碳汇办主任吴海波介绍,佰拉图林场23林班4个项目区占4个小班,在林形相同的情况下,作了三样对比。株数分别下降10%、20%,30%。对比样地就是对应的基线情景的这一块,对基线样地,他们没有做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然后通过三年一次监测,通过数据看不同下降株树,样地内每一株树的生长状况,然后再判断下降株树强度的储积量或者碳储量的增长情况。

  2016年6月,包国庆等六位基层工作人员拿着亲手编制出的项目申请书,向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正式申报森林经营类碳汇项目科研课题。申报后,内蒙古发改委环资处的工作人员专程到乌尔旗汉作现场调研。一行人本来以为一个基层林业局不具备自主开发项目的能力。到了现地,看到精准的样地、清晰的项目框架,基层一线人员渴望立项的热诚,打动了调研组。2016年底,乌尔旗汉林业局申请的项目资金批复到位,数额比他们申请的129万高,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给他们拨付了150万。

  有了项目资金,一个基层林业局开始做上大专院校常进行的课题研发工作。吴海波等人带着监测设备,寒冷的天气丝毫妨碍不了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这不,踩着积雪哈着快要冻僵的手,平素寡言少语的碳汇办工作人员张广弘,一谈到样地树木原始数据的采集,就一反常态滔滔不绝,:“我们拿着钢围尺,精确的厘米程度是达到0.1厘米。测量时尽量不触碰树的结子,让它保持在水平的胸高范围。五厘米以上达到我们的起测胸胫,在树高一米二的位置用蓝色的线标注下,下一步我们做完位置图后,将每株树的胸胫纪录在野帐上,外观看像平面图。这些数据回去之后再登录电脑进行数据处理。”

  到项目推进后期,原定的42块样地上升为63块项目用地,每块样地株树不等,有100株的,有200株的,每块样地的数据采集都严格遵循着这样的方法进行。

  夜已漆黑,张方弘与张郭伟一起把野账采集数据登录在册,录进电脑,这时候需要他们将基础数据整理分析,并运用多个模型进行统计核算。这一系列专业操作,没有经年累月相关知识的积累很难完成。研发项目的那两年,这些麻烦每天都摆在吴海波等人面前。

  回忆往事,吴海波现在还是一副头疼模样:“样地监测然后推算出生长率,我们使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变密度生长动态模型,这是一个庞大的软件。我们就是利用这个软件推算出在项目情境下第二年林木能长多少、第三年能长多少,一直推算到二十年,推算出项目的碳汇量。”

  有着同样经历的包国庆补充道:“还有相关的系数,就是所谓的缺省值,一个地区不同的缺省值得算出来,这些导入的公式得出的结果。这个公式导入的过程和计算的时候,公式与公式的逻辑联系,这些表格都属于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需要学习,需要自己研究,然后才能推导出来。”

  项目文件的设计不但需要使用大量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过程中涉及学科繁多,有的甚至闻所未闻,将这许多科技手段融进项目文件的设计里,不仅别人觉得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就连内蒙古林学院本科毕业,受过正统林学教育的吴海波,常常也是一头雾水:“在方法学上有很多公式,我一看眼也花!不知道把这些公式怎么落在 计算表里。张罗项目的时候,没想到会这么难!当时以为项目张罗出来以后,就套薄薄的一本方法学,哪个公式不会,现打电话或者微信、视频找朋友、专家请教。谁知道实际操作起来一步一个坎!”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研发小组成员们你帮我我帮你,不会的就向外“借大脑”!他们经常向国家林业局、自治区林科院、内蒙古农大等多家专业机构和专家讨教。电话说不清楚时,干脆北京、呼和浩特来回跑。研发的过程有苦涩也有收获,项目进程中,在汇总两个年度的监测数据,利用动态模型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核算和验证时他们发现,佰拉图林场23林班4个项目区,两期数据对比显示,针对这一块株树下降20%是最合适的经营强度。

  2018年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首个碳汇研发项目终于结题。结题时,乌尔旗汉林业局邀请了“中国林业碳汇第一人”李怒云参与评审。验收时专家们关注每一个结果,严格审查数据得来依据,对参数的适用范围及缺省值的替代,项目每一步演示过程,都严格审核。最后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其中有一条“开辟了林区自主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空白”。专家们感慨,即使在国内南方技术先进一些的地区,也没有出现自己有资源自己开发的现象。

  这个项目的成功,开辟了森林经营类碳汇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同步试点的新模式,为大兴安岭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林区碳汇发展提供了样本。研发本身就是培养历练人才的过程,研发小组成员张郭伟,祖孙三代都是林业职工,他的爷爷、父亲过去都是“砍树人”,他是新一代名副其实的“看树人”,跟着团队做完项目后,张郭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新一代林业工人肩负的责任。他认为,正是通过项目积累,才塑造他的行业敏感度,像他们正在操作14冬碳中和的课题,就是他们抢先抓早,认识商机,结合国家的政策积极主动申报的。张郭伟说:“现在的林业工人不能像以前那样,应该有更好更多的知识储备,真正担负起看护林分,发挥林木资源作用的责任。”

  在这之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又有3个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成功立项。技术研发能力在这里已初具规模,为进军碳交易市场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2020年3月,内蒙古森工集团碳汇办正式成立,从事碳汇研究多年的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员包国庆出任碳汇办主任,2021年1月,他又有了新身份,大兴安岭碳汇科技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这时候,国内碳汇企业如雨后春笋争先落地。其中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其中发展较快的一家国企。虽然成立不足三个月,但以林区七年的碳汇工作为依托,碳汇公司挂牌后的一系列操作,在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

  在办公室,包国庆骄傲的拿出森工集团党委出台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推进碳汇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这份文件准确把握了自治区碳汇经济发展方向,对林区碳汇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这里从技术角度编发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方案》和《林业碳汇项目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碳汇项目管理数据库的概念,对精准管理碳汇项目和资源提供了有益探索。

  在碳汇公司担纲林区碳汇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孙占秋,是林区老森调人员了。在五十岁的时候,他开始自学电脑,如痴如醉研究软件,七年后竟成林区数一数二的地理信息软件行家。当碳汇工作在大兴安岭林区全面推行之时,他找到森工集团碳汇办主任包国庆,开章明义一句话:“要疏理全林区碳汇资源,彻底弄清我们的家底,就必须着手建立碳汇数据库,用空间矢量图来管理和筛选林区碳汇项目资源!”用他的话说,这是对原始数据“抢救式”的疏理。

  孙占秋表达了空间矢量数据迫需建立的原因:“以前大兴安岭的数据管理都是档案化管理,档案化管理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纸质。虽然资料里具体的地块有林班也有小班,但随着时间推移,林小班会发生变化。再找这个地块,如果没有当事人,没有亲历者,地块就容易说不明白。建空间数据库就是要把它定位。随着时间推移,空间数据库随时可以调用,可以利用软件把每一个地块精确到具体地理位置。”

  孙占秋的建议得到认可,这项工作随即在林区全面推开。具体怎么做,孙占秋成了主要的授课人。手把手教会每个林业局一两位技术员,目的就是指望他们把各自林业局的数据库建立起来。距森工集团碳汇办一百多公里外的库都尔林业局森调站职工杨雪是这个队伍的成员之一。

  杨雪是库都尔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资源统计员,2020年8月,她接到一个任务,将库都尔林业局2013年以后设立的所有人工营林地块疏理出来,标注数据具体到每个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壤成份等等,计有46项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分散着的地块在电脑里联接起来,做成地理矢量立体图。

  杨雪迈出的第一步是来到单位的资料室,在塞满几大柜的材料里一张张翻阅查找。据杨雪介绍,库都尔林业局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三类调查设计,它们由工人在林班小班现地调查取证而来。200多个地块,每个地块的资料她都要掌握一手的、现地过来的数据。数据明细到坡位是中还是下,土壤是沙壤还是粘壤土,方位交通多少公里,与主干道多少公里等等不一而足。而这堆起来比她高几倍的基础材料,对建立数据库所需的内容收集,只能满足一半的要求,还有很多明细内容,她需要通过别的渠道收集。

  拿着当地营林处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明细,杨雪说这些资料帮了她大忙。营林部门对林地成活率等林分情况的提供,都是需要补充进数据库的内容。

  多部门联动,完成庞杂的数据收集,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地块材料统计现在新添进林木产生碳汇量、后期的碳排放等等,这些因子需要按专门的方法才能得出严谨的计算结果。最让杨雪头疼的不是这些她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复杂运算,而是那张数据库里必须出现的矢量立体图。杨雪手里捧着厚厚一本工具书,这是她自己在网上订购来的Arcgis软件教程。这本书凝结了杨雪太多的情绪:“真的是从零学起,一开始翻开哪一段都不懂!就从最简单的地方了解,再慢慢学会合并、裁剪。经过这些天的努力,现在电脑上显示的就是库都尔林业局人工林整体的造林汇总面。这里涉及215份林块。具体到每一个小班每一个造林面,在这里都有完善的细节因子标注,共由46个字段组成。把这些分散的个体联接起来就形成立体的空间矢量图了。”

  据库都尔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书记刘国力介绍,接到森工集团布置下来的任务后,他们就对库都尔林业局2013年以后一直到2020年期间所有人工林经营活动进行了收集整理。库都尔林业局人工林面积是100万亩,从2013年以后,这里进行经营的有四十万亩左右,这是历年森林经营积累下来的碳汇营林基础。

  经过半年的努力,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初步搭建了符合国内CCER方法学要求的、细化到十个林业局碳汇资源的空间矢量数据库架构,实现了林区碳汇资源数据查询、调用和分析的覆盖管理。站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整体布局图前,碳汇公司工程师孙占秋难掩兴奋:“2020年森工集团一共部署十个下属林业局建立碳汇数据库。这十家林业局的数据库,根据林业局局情,每个局侧重点不同。主要建三个库:人工造林库,森林抚育的人工林起源库,还有天然林起源库。这些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不一样,它有空间属性。”

  森工集团碳汇办主任包国庆说:“为什么把碳汇数据库排在前面,第一,碳汇数据库是做碳汇的一个基础,通过这个基础能够掌握我们的家底,第二,我们通过数据库,能够判定我们开发碳汇项目的优势,然后编排做不同项目的时序,这个时序指我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有一个计划,打造多层次碳汇项目产业体系。有关专家来过,现在全国没有做这么细的。我们做这个库技术上在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时间之锤下的两大瓶颈】

  在乌尔旗汉柏拉图林场,当地碳汇办主任吴海波站在一片林龄为25年的林子里,指着一棵胸径仅12厘米的落叶松说道:“乌尔旗汉无霜期一年只有90多天,这里是乌尔旗汉立地环境最好的地方,树木每年的胸胫增长在0.3到0.4之间。相对南方的气候条件,以林龄划分中龄林还是近熟林,在北方还是不客观的。现在林组划分标准,我们感觉是有问题的,因为像这种树25年正是长的好的时候,按现行方法学,它已经接近近熟林了。而在林区这样的树木实际30年才是近熟林,这时候正是生长最旺盛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最高的时候。林组划分过去一直沿用俄罗斯的标准,这些年没有重新划分,这就造成在林区碳储量增长最好的林龄的树木,不能用方法学进行套用。”

  对此,碳汇办的孙占秋也有看法:“当前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而言,限制开发面重要一点就是人工林的林龄。人工林的林龄按技术规程40年以上归为近熟林,按这个规程40年以后就不能开发碳汇了。因为相关方法学不允许。像落叶松40年以后按理论进入了近熟林,但在林区实际情况还处于中龄林状态。这里的树长的比较慢,40年落叶松在南方胸径平均达到24厘米或者26厘米左右,这里也就十六、十八厘米,有的甚至才6厘米胸径。从林区实际情况来看,林龄设置不合理,多多少少限制了林业碳汇的开发。”

  同时,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林木80%是天然次生林,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其中80%以上的贡献来自天然次生林。虽然天然林有巨大的碳储量,但截止目前,CCER碳汇方法学未将天然次生林纳入,单纯认可人工林碳汇项目。这样,天然次生林总量的大优势就难以发挥。针对这个实际情况,从企业到专家普遍呼吁在现有《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项目方法学》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天然次生林方面的碳汇经营方法学。

  森工集团碳汇办主任包国庆介绍:,“森工集团制定了天然次生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现在正在申请到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为地方的技术标准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来确定,研究审定发布。同时归口到自治区的林草局的科技处,我们跟科技处也已经对接了。今天早上我还跟单位人讲,抓紧在网上报上去,这个过程我们正在做。”

  研究林业多年的内蒙古农大教授周梅对天然林方法学也投注了精力,对森工集团开发的《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她颇为期待: “这个方法学的验收,我做为专家参加了。当时我们就表态,我做的相关方法学,愿意跟他们的方法学联合起来共同去申报。不管怎么样,落实需要过程,但这个过程恐怕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

  【春归大地

  2021年1月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林业碳汇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配额体系,额度为5%。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赵吉这样评价:“ 5%已经是进步了,过去没有明确说有5%。未来可能像我们盼望的,如果我们的碳汇市场越来越成熟,项目有很多,我们的比例再提高,让它实现更多的交易。国土绿化也好了,生态环境也好了,同时又能获得经济效益,这样我们就把碳中和这个远期目标真正的落到实处。”

  有专家预计,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未来像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纳入控排履约范围内,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也将迎来迅猛发展。

  对此,包国庆用数字说明市场空间:“现在虽然只纳入电力行业,以电力减排要求按40亿吨二氧化碳算,百分之五的配额就是2亿吨。这2亿吨就给林业碳汇,包括其它一些自愿减排的企业提供了空间。这2亿吨市场份额有多大,按现在行情算就是60个亿!。这才是碳市场初步建设,仅仅纳入电力一个行业。如果碳市场完善了之后,八大行业全部纳入,难以想像市场会有多大!所以说,林业碳汇前景非常广阔!”

  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评估中指出:林业具有多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是未来30至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兼具社会效应、生态文明和经济效应的林业碳汇项目有望成为自愿减排类型中最受关注的一类。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林业,即将成为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内蒙古农大教授周梅欣慰的说:“我非常坚信碳汇今后肯定能卖大价钱!就像股市一样,你知道今后它能卖多少钱吗?假如现在15元一吨,今后要是卖到300元一吨呢?碳汇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是一个产业,谁也没法去确定,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进。”

  内蒙古经济专家许柏年认为大兴安岭碳汇公司有望成长为林业碳汇领域的“专业军”,他憧憬到:“就像提到石油,我们的领军企业是中石油、中石化,将来一说搞林业碳汇,找谁来设计、谁来帮你开发、谁来经营,谁来弄?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一块响亮的牌子!这块牌子不仅有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还有绿色经济价值!”(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王春莺 马会宁)

  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碳汇科技公司第一季度成绩单:

  VCS产品26万吨在内蒙古环境能源交易所进行挂牌销售,销售额预期300万元。另有乌尔旗汉109万吨、克一河45万吨VCS产品已部分确定意向卖家待平台出售。

  以自身技术为主,5个项目文件编制与设计初步完成涉及面积8200公顷,其中碳汇造林项目2900公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5200公顷。

  投资开发的3个VCS项目,每个规模约100万亩。对3个项目公开招标已经结束,预计今年能够顺利通过备案,获得首期减排量签发。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