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压力较大”仍然是当下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之一。我国灵活就业正在兴起,目前已经涉及到2亿多人。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李克强表示,“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利保障,实际上也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疫情期间,灵活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丰富了各类群体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也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途径。
前一段时间,外卖小哥“裸奔”的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注册外卖骑手人数已达600万,但受访外卖骑手六成以上没有社保……一个已经发展多年、从业人员如此庞大的行业,至今存在着巨大的劳动合同真空,从业者社会权益得不到维护,这样的行业生态是不正常的。
造成当下众多灵活就业者处于“裸奔”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身意识的不足,灵活就业者因为没有稳定的就业单位就忽视自己社保、医保等的缴纳;另一方面,还是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由于就业形式流动性较大,临时用人单位对灵活就业者社保等补贴的给予也没有成文的标准和要求,而社会保障部门对其如何参保也没有做好普及宣传的工作。
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就是要形成明确的成文规定,厘清灵活就业者自身、临时用工单位和国家补贴各自的责任义务,以充分的制度保障做后盾,才能让2亿多灵活就业者没有后顾之忧,在工作中找到价值和方向,也才能促进新业态的健康、规范发展。(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