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喇沁旗马鞍山村脱贫纪实:春到马鞍山村
内蒙古新闻网  21-03-29 15:55  【打印本页】  来源:实践杂志社

  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村民张国利家,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二月的塞北,春寒料峭。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驱车向东南行驶,顺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进入马鞍山村,整洁的道路两旁,砖瓦房错落有致,太阳能路灯依次排开,农家乐、小吃店、超市的招牌一一闪过,一派新农村风光。

  位于燕山山脉七老图山系深处的马鞍山村,隶属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因一座形似马鞍形状的山峰而得名,这里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区和生态脆弱区。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村考察,在村民家的小院里,总书记与基层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畅谈脱贫攻坚,共话民族团结,给大家加油鼓劲。

  “总书记来过咱们村”——在内蒙古马鞍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电子屏幕上的标语引人注目,这是马鞍山村全体村民的荣耀和骄傲。从昔日默默无闻的贫困小山村,到“中国最美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旅游示范村”等殊荣加身的富裕村、文明村、网红村,今天的马鞍山村,万象更新!

  新思路壮大新产业

  念好“抱团经”,把山葡萄的“紫珠珠”变成村民们的“钱串串”

  内蒙古马鞍山村的脱贫路,是随着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走出来的。

  “总书记到村里时曾说,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话讲到了我的心坎儿上。”内蒙古马鞍山村的老支书张国志说。在马鞍山村,山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头号富民产业,张国志则是这段发展历程的重要亲历者。

  过去,内蒙古马鞍山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村里没啥像样的产业,全村400多户村民只有5780亩耕地,“一把锄头二亩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的主要是玉米、谷子、高粱,收入一直上不去。

  2000年,时任内蒙古马鞍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国志在一次外出考察的启发下,决定带领村民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马鞍山村地处北纬41度左右,耕地大多为山坡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丰富,特别适合种植山葡萄。于是张国志带头引进山葡萄良种试种,种出的山葡萄色泽好、糖分足,很快就带动本村、邻村的农户形成了一定规模。不过,要把满山遍野的“紫珠珠”变成农民兜里的“钱串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精准扶贫前,马鞍山村的山葡萄产业发展一波三折。最初,山葡萄主要卖给外面的酿酒厂,全靠外地客商到村里收购,东西虽好,但种植规模不大、产销分散,客商来了往往压等级、压价格,客商不来葡萄就只能烂在地里。直到今天,村民们还记得,市场行情不好的年份忍痛刨掉大片葡萄藤的情景。

  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党支部为村民们找准了山葡萄种植的路子,但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在一次次思路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内蒙古马鞍山村逐步探索出在党组织引领下抱团发展的产兴业旺之路。

  2009年,张国志等人筹资办起了山葡萄专业合作社。这以后,合作社代表全村种植户与酒厂洽谈买卖,让种植户不用再单独面对市场风险。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乘势而上,2012年,内蒙古马鞍山村里兴办了葡萄酒公司,自己发展成品酒酿制,之后几年里,公司先后实现了吸引投资、招商重组。

  2016年初,驻村工作队来到内蒙古马鞍山村,为山葡萄产业进一步撑腰助力:投入45万元扶贫项目资金盘活了当时正处于亏损状态的葡萄酒公司,为村里的种植户联系区内专家作技术培训,更换了耐寒、耐旱方面更具优势的品种,实施了总投资46.6万元的山地灌溉设施项目……一项项帮扶举措,针对的都是产业发展遇到的各种瓶颈。

  2019年1月,为了更好地汇聚产业发展合力,工作队与内蒙古马鞍山村党总支以融合党建的形式,与旗直单位、企业及周边村的16个党组织共同建立了马鞍山村山葡萄产业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把各家的组织优势、服务资源都集中起来,根据村里提出的发展需求,成员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会种植技术,林草局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山坡地灌溉电力不足,农电局主动上门安装变压器;村党总支还与农业合作社、酒厂洽谈,以高出市场价的保护价进行收购……通过互联互动、融合共享,联合党委把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真正将“自家事自家办”变为“一家事大家办”。

  短短几年光景,内蒙古马鞍山村的山葡萄产业规模扩大了,附加值提高了,产业链也延长了。村里建成了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山葡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0亩发展到2020年的3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亩产由原来的1500斤增加到现在的2000斤,每亩纯收入突破5000元。村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马鞍山村的贫困户中,33户75人靠种植山葡萄实现稳定脱贫,49户116人成为葡萄酒公司股东,8户参与企业和基地劳动的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现在,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种植山葡萄,还有四五十名村民利用社交软件做起了葡萄酒微商。村里出产的葡萄酒涵盖不同档次的20多个品种,山下建起了红酒庄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并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通过微商带货,葡萄酒的销路扩展到全国各地。

  新理念带来新生机

  打好“生态牌”,把绿水青山优势变成可持续发展红利

  站在内蒙古马鞍山村一眼望去,周边群山环绕、林海茫茫。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林场留下殷殷嘱托,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如今,这份嘱托早已成为马鞍山村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条。

  靠山吃山,一直是内蒙古马鞍山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而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的可持续与否,让这个词在过去的与现在的马鞍山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内涵。

  “扁担挑、毛驴赶,山上的柴火变成钱。”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村民大量砍柴养羊,当地生态环境一度恶化。马鞍山林场职工王一凡谈到往事记忆犹新:“我小时候,这儿差不多就是一片荒山,只要下大雨村子里就发大水。”山洪一下来,路断了、田毁了,牲畜也时常被冲走。眼看着村里的年景一年不如一年,村民们只能把过上好日子希望寄托在大山之外,都想着往外搬、到外头闯。

  痛定思痛,内蒙古马鞍山村决定偿还生态欠账。2001年,村民代表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谁造谁有”的绿化补植决议。这一做法极大调动了村民绿化家园的积极性,大家开始在房前屋后、河滩大沟、荒坡野岭栽种树木。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村又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现在,山上山下恢复了往日郁郁葱葱的景象,多年难得一见的野猪、狐狸、狍子、山鸡等野生动物又多了起来,蕨菜、蘑菇、山白菜、哈拉海、苦嫩芽、榛子等山货更是满山到处都是。截至2019年,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2%,马鞍山村也在这一年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绵绵的青山,为5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建立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村子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几年,村里的旅游业蓬勃兴起,远到北京、河北,近到赤峰市区和通辽,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红酒庄园、汽车营地、射击体验场等项目纷纷投入运营,村里的葡萄酒、农家特产和山野菜也不愁卖了。

  “每到旅游旺季,我们得从大清早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马鞍山村农家乐老板王子成乐呵呵地说道,“我们用的都是村里贫困户自家种植、采摘的蔬菜、干果和山野菜,雇着贫困户,还按照村里统一安排设置了贫困人员公益岗,一个旅游季下来,大家收益都很不错。”

  在内蒙古马鞍山村,生态带动旅游、旅游带动扶贫,已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生态可以说是马鞍山村发展的基底,也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喀喇沁旗派驻马鞍山村第一书记刘叶阳说:“守护绿水青山,在良好生态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就是马鞍山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到2020年,内蒙古马鞍山村共吸引游客13.5万人,全年旅游总收入392万元,全村已有16家农家乐、3家民宿,100多人直接或间接通过旅游业实现了增收。旅游业上了规模,村里又成立了赤峰三色文化旅游公司,寓意着红色底蕴、绿水青山、紫色葡萄三张旅游名片。公司为村里的红色旅游项目提供场地、讲解等服务,2020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万元。“马鞍山村地处革命老区,下一步我们计划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开辟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说起村里今后的文旅资源开发,刘叶阳信心十足。

  新风貌引领新生活

  树立“风向标”,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建设共同家园的内生动力

  内蒙古马鞍山村风光

  在内蒙古马鞍山村刘家营子6号张国利的家门口,葡萄串形状的门牌十分醒目,上面自上而下分别是“民族团结之家”“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光荣之家”等荣誉称号。总书记在考察时曾来到他家,问收入、拉家常,了解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张国利家有蒙古族、满族、汉族3个民族,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总书记饶有兴趣地察看了他家的院落、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情况,并指出,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如今,到过内蒙古马鞍山村的人,都会对这里整洁亮丽的村貌、精气神十足的村民、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印象深刻。为让文明乡风吹进山村,村里突出抓了提升村容村貌、试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这3件大事。全村每家每户都铺通了入户水泥路,32户贫困户、边缘户和低保户的住房得到了修缮,道路两侧设置了太阳能路灯以及写有总书记名言金句的灯杆旗。街角巷口设置了100个分类垃圾箱,由专人用小型垃圾清运车定时清运处理。同时,马鞍山村成为厕所革命试点村,通过“户承包、村集中、旗统一无害化处理”模式,189户村民先后用上了室内微生物降解厕所或室外水旱两用厕所。

  焕然一新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还有人们的精神面貌。内蒙古马鞍山村坚持脱贫攻坚和乡风文明一起抓,从以物质扶贫为主逐渐转向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努力解决一些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等靠要”问题、观念上的因循守旧问题、致富上的本领不足问题。

  近年来,在工作队和村“两委”主持下,村里通过富民课堂、第一书记讲党课、家风家训讲座、善行义举榜、文化扶贫到户等一系列活动和载体,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村里修订了新的村规民约,组建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站和4支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最美脱贫户”“最美庭院”“孝老爱亲模范”“好婆婆好儿媳”等各类典型评选。刘叶阳等人还争取民政部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物资8万余元,在村里开办了爱心超市。超市实行积分卡管理机制,各种生活物资一应俱全,村里根据环境卫生、孝老爱亲等6个方面开展评分,村民可用赚取的积分到这里免费兑换相应物品。这些做法,让爱心超市真正成为村里的“文明加油站”。

  “许多过去争做贫困户的村民,开始争做脱贫户、富裕户了。”谈起村民们心态的转变,刘叶阳感慨道。这种改变,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工作中、在长期的量变积累中实现的。

  总书记考察过后,村民郑林激动不已,连夜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别人问我,都那么大岁数了,咋还要入党?我说,我感觉共产党是真心地为老百姓做好事。”从那时到现在,村里一共有15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还是未脱贫人员的杜井民同样深受触动:“我要是不奔着脱贫好好干,对不起总书记对我们的亲切关怀,也给咱村子丢脸啊。”过去他躺在家里啥也不想干,欠了一堆外债,现在他在外打工每年能收入4万元。

  刘叶阳(左)和村民查看山葡萄长势李志涛摄

  2020年7月,内蒙古马鞍山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尚未脱贫的4户7人都没有掉队。“虽然我们村已经摘掉了贫困帽,但我们不会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一定不懈怠、不松劲,带着大伙儿继续向前奔跑。”刘叶阳说。现在,他已被任命为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并在2020年底的马鞍村“两委”换届中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春回大地,静待漫山花开。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内蒙古马鞍山村干部群众激发出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内生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一往无前!(实践杂志社全媒体记者吕亚娟高旭天刘秉承赤峰日报社记者肖璐)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