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延安创建了民族学院,称延安民族学院。后来,该校迁到定边,称定边民族学院。最后,迁到伊克昭盟的城川,称城川民族学院。辗转于陕北和伊盟的这所民族学院,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为什么不断地变迁,又是怎么变迁的?
▲延安民族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一所高等院校,是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延安时期民族学院有师生400多人,其中蒙古族师生近300人。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在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把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确定为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以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提出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开展,党的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对蒙古族、回族的工作便逐步开展起来。当时,负责开展民族工作的机构主要有:1936年成立的蒙古工作委员会;1937年成立的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1938年11月成立的西北工作委员会;194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
鉴于日本帝国主义者已经占领了绥远省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在那里建立了傀儡政权——“蒙疆自治政府”,还准备在宁夏、甘肃、青海等省成立一个类似“满洲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争取蒙古族、回族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成为我党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为此,西北局受党中央的委托,于1941年9月18日,在延安城北文化沟,成立了一所少数民族最高学府——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当年学院学生在延安窑洞墙壁上写下的字迹。
▲当年学院学生在延安窑洞墙壁上写下的字迹。
▲当年学院学生在延安窑洞墙壁上写下的字迹。
(二)
早在延安民族学院成立之前,党中央就曾指示绥蒙工委及其后的绥远省委,要他们分期分批把蒙古族青年送到延安来培养。自那时起,内蒙古的青年便一批批地被送到延安学习。比如,1939年8月31日,就有李永年、朱玉山、李文精、张玉庆、云治安、云照光、云成烈、奇峻山、云晨光、赵俊峰、成义、云志忠、云升阁、李贵毛、巴增秀、云曙碧、云林、云林秀、云世英、云祥生、布赫、云文颜、张禄等23名革命青年,在奎璧的带领下,通过日伪军奇子祥部封锁的高龙渡口,经过伊盟,去了延安。1940年初夏,与刘璧一起走的就有37人。他们从大青山下来,乘马闯过平绥路,赶到蛮汉山,经凉城,跨长城,到忻县,而后去了延安。1941年3月15日,彭达从桃力民还带去郝永胜、杨培森、刘德明等十几人,这是较大的几批,李森、王得胜等同志还陆陆续续地送去一些。(选送工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1940年2月,中共归缓工委从巴彦塔拉盟师范学校选派周服礼、何树声等6名学生赴延安学习,被日本特务机关发觉,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厚和惨案”)。
当时,延安已有很多院校,如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女子大学、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等。这些院校里都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西北工委把这些少数民族学生集中起来,送到陕北公学学习,专门设置了蒙生班,编为第55大队。1940年8月7日,陕北公学专门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队,有学员30人。1941年6月30日,又成立了陕北公学民族部,由王铎任主任,第一次招生185人。刘璧、郝文广等都在此学习。这些便是民族学院的基础。
▲陕北公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其中,陕北公学蒙古青年队也叫55队,是由100多位蒙古族学员组成的。
(三)
1941年9月18日,中央决定,把陕北公学民族部、中央党校回民班和西北局民族问题研究室的藏、彝族学员,及在其它院校里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汇集起来,成立延安民族学院。院长高岗,副院长高克林。下设4个处:教育处,处长乌兰夫,副处长王铎;研究处,处长刘春;总务处,处长宋友田;还有1个干部处。学员有蒙、回、东乡、满、藏、苗、彝、瑶、汉等八九个民族,300多人,其中蒙古族占40%,回族占20%,藏、彝各占4%。这些学员大多是从西北当地招收和长征途中带来的,按民族和文化程度的高低,编为4个班,学程3期,每期2年,共6年。到1942年上半年,学院开办了1个研究生班、6个普通班。年龄比较大一点儿的蒙古族同学,以及从内蒙古来的做蒙语工作的汉族同学,编入研究生班,像云北峰、寒峰、陈炳宇、黄静涛等,当时都在研究班。其余的按民族分班,有蒙民班、回民斑、藏民班、彝民班等。
到延安来的蒙古族学员,年纪都很轻,如男生中的乜子清、潮洛濛、浩帆、李存义、李明,女生中的云清、云曙碧、黄静波等,年纪都很小,云照光只有十二三岁,布赫只有十来岁,他的弟弟们就更小了。他们是一批小学员,太小的不能在民族学院学习,有的被送到延安保育小学。
民族学院的教学内容分文化课和政治课两大类。文化课主要是语文、历史等;政治课主要是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教学注重为革命斗争实际服务,学制也随形势需要而定,多则四五年,少则二三年。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教育事业,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楷模。
▲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
(四)
1942年初,乌兰夫调离民族学院,到中央党校学习。不久,高克林也调走了。西北局决定由刘春任教育处处长,宗群任副处长,王铎任秘书长,总务处处长仍是宋友田。学院设总支,第一任总支书记是杨春林,第二任是王志强,第三任是刘景平。
同年,整风运动开始,根据西北局的决定,学院成立了整风运动学习委员会,为该院的领导机构,主任刘春,委员有王铎、宗群、宋友田、王志强、龚亦群、刘景平等。学院的机构由原来的4个处,精简为2个处,只保留教育处和总务处,教学任务也以学习整风为主。
1943年4月,中央决定把民族学院从文化沟迁往桥儿沟,与同时迁去的鲁迅文化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学校等几所院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校长吴玉章,副校长周扬。校务委员由原各院校的负责人和廷大政治部主任宋侃夫等组成,民族学院的院务由学委会负责。
1944年,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寇发起局部反攻,陕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了贯彻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更有力地发动各民族的抗日运动,根据中央的决定,三四月间,民族学院从延安大学分离出来,迁到接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定边,称为定边民族学院。
1944年秋,定边民族学院与三边师范、整风训练班、干部训练班合并为三边公学,但内部结构、称谓仍同从前一样,院长仍是高岗,副院长刘春、王铎。此间,该院经常派学员到伊克昭盟边界上做实地调查,做些文艺宣传工作,也协助地方上做些少数民族工作。后来,刘春调任三边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分管蒙古族地区的工作,民族学院便由王铎负责。
▲ 1945年2月,延安民族学院迁至鄂托克前旗城川,成立城川民族学院,招收蒙古族学员5个班近300人。图为城川民族学院旧址。
(五)
1945年2月21日,中共伊盟工委在城川重新建立起来。为了便于培养民族干部,3月,经有关方面同意,把定边民族学院从三边公学内分离出来,迁到鄂托克旗的城川,改称城川民族学院。
城川民族学院由伊盟工委领导,工委书记赵通儒兼学院的院长。学院的秘书长先后由薛向晨、宗群担任。教育长是宗群和王铎。学院的领导成员还有彭达、刘景平、阎青芳(女)等人。教员有陈乐山、周厚雪、张孟兰(女)、赵光瑞、李庆森、金汉文、戈壁舟、周洁(女)、彰炳焊、什格都色合、布林陶格素、吴瑞明、蔚燕(女)、邓佑端等。
学院一建立,就招收了一大批学员,前后共分了5个班,200多名学员。
一班的学员是从定边民族学院迁来的,有云照光、云成烈、云曙芬(女)、黄静波(女)、王德义、章孟男、李勇、赵存才、韩玉(蒙)等。他们到城川不久就分配了工作,黄静波、云成烈留校当教师,云照光先后任该校学生会主席、图书管理员、教育干事、教师。
二班是行政班,学员是从机关中抽调来的,年龄较大一些,学员有阿拉腾花(杨玉桂,女)、白进光、张英、王淑英(女)、陈桂英(女)、李芬(女)、安保定(蒙)、张炎、奇英德、白清亮等。
三班是军事班,学员是从部队抽调来的干部和战士,年龄也较大一些。学员有郝瑞堂、乔玉明、王建国、马红彪、高忠山、奇忠山、保罗巴巴、生盖林庆、赵建国、阿拉并陶格素、李贵章(后转到二班)、齐英才、贡布等。
四班是“娃娃班”,学员来自鄂托克旗、乌审旗、陕北三角地带。学员有吴占东、田继林、俄尼斯、金玉梅、徐彩云、刘景云、苏宗士、齐定邦、奇文祥、奇智慧、道劳岱、王英(保劳其劳)、方巨才、铁毛巴图、白音道尔计、敖特根(女)、巴图、王庆道尔计、宝锁、扎木苏等。平均年龄十三四岁,小的仅有十一二岁。
五班的学员是起义人员。1946年冬,因战争爆发,城川民族学院随伊盟工委迁到靖边南山。这时,东乌审奇玉山部有一个排投奔我军,由排长布音依布盖和公什勒带过来,共16个人。伊盟工委把他们送进民族学院,编为第五班。
(六)
学院是在战争中办起来的,因此条件很差。宿舍当教室,土炕做板凳,白泥当粉笔,沙盘当练习簿。一日三餐,两稀一干,以小米为主,副食很少,一年吃不上两顿馒头。没有餐具,脸盆就是菜盆。学员们还得自己打井、种菜、拣牛粪、拾柴禾。学员们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尽管学习条件较差,依然十分乐观。
教学内容分文化、政治两大类。文化课有汉语、蒙古语、算术、珠算、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书法。政治课主要是讲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同时也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在教学中,学院根据教学实际和形势的需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比如,1946年10月,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扫清北线外围的敌军,伊盟工委就曾将民族学院第三班的学员调往乌审旗海流图庙助战,使他们在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得到锻炼。
1947年4月,由于马鸿逵匪部的进犯,伊盟工委把民族学院中年龄太小的学生动员回家,带上年龄大的学员撤离城川,经牛贵湾、柠条梁,退到靖边县南山的李雄塔、柳树圪劳。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二)又从七口上边的“苏驴”东渡黄河,到山西临县的倪塔沟。一个月后又返回靖边南山。
1948年春,伊盟工委分为伊东、伊西两个工委,为了便于管理,将城川民族学院迁到金树坪,与三边干校合并,成为三边干校的一个班——三班。班主任赵诚,副班主任郭金德。这批学员名义上虽属三边干校,实际管理与分配仍属伊盟。
1949年7月,伊东、伊西工委会师扎萨克旗新街(今伊金霍洛旗南新街镇),这些学员也随着赵诚来到扎旗,参加了伊盟的各项建设事业。
▲重新维修的延安民族学院,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乌兰夫旧居,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乌兰夫旧居,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 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乌兰夫旧居内部,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如今坐落在鄂托克前旗的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