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乡村振兴”,这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词汇和关注焦点,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近万年前,石器时代的华夏民族开启了农业发展的起源,建立了庞大的农业国家。如今,我国依旧是全球范围中当之无愧的“农业大国”,但距离“农业强国”还存在差距,而“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是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阶梯。
当然,我们不能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应该是蕴含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乡村农耕文明,又应该能够体现具有现代工业化、城乡化发展和特征的现代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均要振兴。
去年,脱贫攻坚完美收官,但是同时要警惕“返贫”,因此,必须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比如:脱贫攻坚的产业扶持依然可以继续发展,以保证乡村振兴的产业链。与此同时,人才引进也十分重要,做什么事,谁去做,能做到什么样的效果,可以说,这个“人才”带动着乡村的发展。
当然,文化及生态也需齐驱并驾。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有文化才能看的更高望的更远不是嘛?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保护好了生态环境,就可以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实现经济价值,变成真金白银。
说了这么多,有产业、人才、文化、生态,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乡村组织振兴,乡村工作一直是由村里党支部管理的,而现在想要进行乡村振兴,就需要党的领导,党的组织。由党领导一切工作,为乡村提供政策保障扶持产业发展;培养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人才;组织宣传教育工作,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进行生态宣传以及生态修复,不断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可以说,乡村振兴已实现良好开局,正待全面推开。(宋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