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好腰苏木镇确立“为养而种、生态修复、和谐共赢”的发展路子,将肉牛养殖产业作为扶贫重点产业,依托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等模式,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促农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肉牛养殖产业成为托起脱贫户增收致富的希望
走进好腰苏木镇包拉温都嘎查脱贫户王福军家中,他正忙着收拾棚舍,牛棚里有5头牛正在吃着草料,其中3头小牛犊撒着欢儿。想到这几年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王福军的脸上堆满笑容。2016年,王福军因脑部手术花了十余万元的治疗费用,家中所有的存款都用于治病后,只能靠微薄的种地收入维持生计。经嘎查“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员精准识别后,2017年,王福军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为他实施到户产业时,考虑到他没有养殖经验,家里又没有棚圈设施及饲草料储备,嘎查“两委”班子帮助出谋划策,权衡利弊后,在2017年10月,将他家一次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以分红方式入股到金玉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经常到合作社务工、学习相关养殖技术。2018年8月,学到养殖技术、盖起棚圈、备足饲草料的王福军实施二次到户产业时购置1头基础母牛,通过精心饲养,现在发展到3头基础母牛、2头小牛犊。
被识别贫困户以来,通过精准施策,王福军享受到户产业资金入股企业、危房改造、聘请他为嘎查护林员等政策保障。一系列的政策落实,让王福军重新燃起信心,生活上更加有盼头。2018年王福军成功依靠产业脱贫。“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从刚开始的1头牛发展到现在的5头牛,还住进新居,护林员的工作让我有了工资,我要再多养几头牛,让日子越来越红火。”王福军说道。
合作社养殖经营使肉牛养殖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
“这是我在旗里购买的九立方拌料机,这款机器不仅省时省力,拌出的饲料喂养牛会更有营养,牛上膘上的也快,有利于尽快繁育。”好腰苏木镇包拉温都嘎查金玉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玉生介绍道。
金玉生的合作社是当地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技术成熟,管理先进的合作社,总占地面积为15000平米,其中:饲草料库600㎡、暖牛棚400㎡、凉牛棚600㎡,青贮窖1处。合作社以养殖西门塔尔肉牛为主,现有存栏肉牛100头,年出栏达50头。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金玉生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7户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2016年,该合作社开始实行“贫困户委托代养、资金入股分红、提供就业、科技指导相结合”的合作经营机制,嘎查7户贫困户利用扶持资金自愿入股合作社,另有9户贫困户将牛委托代养到合作社,合作社承担市场风险,确保本金(牛)不丢失。入股分红的贫困人口增收近5万元,贫困户还可在合作社务工,每年能多收入3万元左右,合作社还为贫困户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指导。在金玉生的积极带动下,嘎查许多贫困户、养殖户转变生产观念,通过发展肉牛产业走上致富路。“现在施行全年舍饲圈养,一年一个犊,效益比散养时候好,一头牛一年能卖到1万余元。”金玉生说道。
改良牛提高牲畜良种覆盖率推动肉牛产业高效发展
“以前本地牛最多卖1万元钱,改良后的牛能卖到1.5万—2万元,收入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养殖户郭长明说道。好腰苏木镇在加快落实“吃生态饭,做牛文章”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带领全镇农牧民转变发展方式,强抓生态建设、突出特色和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和优质饲草产业,在向农牧民普及优质肉牛饲养实用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品种改良工作,提高牲畜良种覆盖率,大力推动全镇肉牛产业的高效发展,使更多农牧民受益。
据悉,全镇优质肉牛存栏从2019年的2.5万头迅速增长到目前的3.3万头,良种率达到96%。截至今年2月底,全镇建有标准化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5家,其中,标准化规范社14家;全镇肉牛养殖农牧户达1308户,其中,一般户383户、养殖大户900户、合作社25户。“下一步,好腰苏木镇将继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生态畜牧业强镇。”好腰苏木镇副镇长青玉说道。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娜 李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