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树,面向市场好致富(现场评论·小产品 大产业②)
内蒙古新闻网  21-04-08 10:06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这里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花椒种植颇具特色——色泽鲜绿、麻味醇正、香味浓郁。前不久,笔者走访鲁甸县龙头山镇,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长势喜人。

  说起鲁甸的花椒树,当地群众称其为“救命树”。2014年8月3日,鲁甸发生6.5级地震,很多群众因为在山上采摘花椒而逃过一劫,“救命树”的说法由此而来。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震中的鲁甸县龙头山镇,强调“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鲁甸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帮助群众稳定增收、实现致富。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产业想壮大,要种好,更要卖好。经过脱贫攻坚,当地初步解决了发展什么产业、有没有产业的问题;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要回答产业好不好、怎么发展产业的问题。如今,在龙头山镇光明村,已经呈现出绿了山坡、富了群众的发展局面,青山增添绿意,产业保值增值,种植花椒树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人在林中住,钱从树上来”。巩固发展成果和发展形势,还需要在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上下功夫,通过掌握市场规律、拓展产品销路来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产业化的关键在规模化、品质化。人们常说,年产十吨不好卖,年产千吨不愁销。为做优做强花椒产业,鲁甸按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的要求,从分散种植到集中连片发展,打造了龙头山1万亩花椒基地、小寨至龙头山峡谷十里花椒长廊等23个花椒种植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种植花椒20多万亩。通过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新型合作社、种植大户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花椒产业,提高了花椒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延伸产业链,重在多元化、品牌化。近年来,每到花椒采收时节,龙头山镇的花椒交易市场就热闹起来,外地商家来集中采购,当地也通过“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实现从“单家独户零星卖”向“集中力量闯市场”的转变。随着口碑提升、品牌打响,鲁甸花椒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热。这还得益于不断提升深加工能力,通过打造“花椒烘干生产线、花椒啤酒生产线、花椒精油萃取线”,既增强了新鲜农产品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提高了利润空间。同时,深加工新增就业岗位,又为当地群众就近务工提供便利。从种植到采摘,从加工到销售,从发展生产到带动就业,鲁甸实现了果树满坡青山绿的生态效益、花椒飘香销四方的经济效益、种植加工就业忙的社会效益相统一,全产业链化的花椒产业让当地获益颇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立足当地,抓住特色,调动群众,面向市场,把花椒产业做优做大,就一定能实现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经济发展。

  (杨文明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