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工集团经营的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为9.4亿立方米,按照每生长1立方米林木,平均吸收固定约1.83吨二氧化碳计算,林区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森林年净生长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蓄积和碳储量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友均,就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资源调查结果和碳汇项目发展潜力进行发布。
按照相关计量标准筛选,内蒙古森工集团可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面积:
纳入了阿尔山、绰尔、绰源等20个林业局有限公司及1个森林经营所,不包括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及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55.8771万公顷。
经过调查、筛选、验证,符合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的森林资源面积共计259.32万公顷,占21个森林经营单位总面积的30.30%、占林区总面积(1067.75万公顷)的24.29%。
其中,可用于碳汇造林项目的面积为2.64万公顷,可用于人工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面积为5.93万公顷,可用于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面积为52.21万公顷,可用于VCS改进森林管理碳汇项目的面积为198.54万公顷,分别占林区森林碳汇资源总面积的1.02%、2.29%、20.13%、76.56%。
拟议项目活动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到2060年12月31日,计入期为51年,理论减排量为3.5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 CO2e),计入期内年均减排量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多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碳汇储备基地,积极构建碳汇经济体系。下一步,森工集团将以生态系统年固定8500万吨二氧化碳的贡献,260万公顷可开发碳汇项目面积和年均减排二氧化碳700万吨当量的项目前景为基础,积极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争取设立国家级林草碳汇试点,争当重点国有林区碳汇示范。在14个林业局有限公司推动开展VCS和CCER碳汇项目开发储备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碳汇行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拓展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范围,积极推动天然次生林碳汇方法学实现突破,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综合效益,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牛广忠介绍了内蒙古森工集团碳汇产业发展及取得成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佳 于涛 孟和朝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