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内蒙古羊羊牧业熟制品生产线上加工熟食。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6日电(记者任军川于嘉)在中国北方草原,眼下正是绵羊产羔的旺季,牧民们忙着接羔保育,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牧民额尔德尼朝克图与妻子刚把羊圈里的牧草添足,就迎来2位熟悉的客人。当地农牧业龙头企业——锡林郭勒盟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羊羊牧业)工作人员卢洪波和同事主动上门,商谈今年秋冬季节绵羊出栏时的收购事宜。
“今年还是按每公斤比市场价高2元钱收购,我们可以免费拉到工厂,如果自己找车运送,还有每只羊10元钱补贴……”卢洪波详细介绍企业订购政策。
“企业帮扶到家,我们收入更稳定,生活也更有‘奔头’了。”额尔德尼朝克图说,“我们一定好好干。”
家住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巴彦高勒嘎查的额尔德尼朝克图,6年前查出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且老父亲住院、儿子考上艺术类院校都急需用钱,加上遭遇旱灾和羊肉价格低迷,他当时几乎把羊全部卖掉,可家里还是入不敷出。
2016年11月,额尔德尼朝克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孩子上学补助等政策,生活上有了保障。特别是羊羊牧业与他签订收购活羊的合同,收购价比市场价高,而且放宽他家的绵羊膘情等指标限制,给他发展牧业生产吃了“定心丸”。
随着病情稳定和积蓄增加,额尔德尼朝克图精心喂养家里的绵羊,稳步增加养殖规模,2018年收入达8000多元,实现了精准脱贫。此后,他不断完善棚圈等基础设施,如今全家年收入增至5万元左右。
羊羊牧业董事长周勇(左三)在苏尼特右旗贫困牧民家慰问(2018年7月6日摄)。羊羊牧业供图
据羊羊牧业董事长周勇介绍,2016年,企业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着力加强与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龙头加基地,基地带牧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订单收购、贷款帮扶、资产收益扶贫、销售扶贫”等举措,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新方法。
为打消牧民“养羊难、卖羊难”的顾虑,周勇积极推广“订单式畜牧业”,他带着同事下牧区、访牧户,一户一户讲政策、保价格、通销路,帮助牧民规避养羊风险。
目前,羊羊牧业累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帮扶7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辐射带动2100多户牧民实现稳定增收,使贫困户和广大牧民通过发展羊产业增加收入。
除了以产业带动牧民脱贫增收,羊羊牧业还向遇到困难的牧户积极伸出援手。
2018年,苏尼特草原遭遇春旱,朱日和镇乌兰哈达嘎查牧民大多缺少草料,很多羔羊膘情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预期收入。
羊羊牧业工作人员在牧区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由公司出资购买26吨玉米,免费发放到乌兰哈达嘎查56户牧民家。
前几年,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巴彦车勒嘎查牧民石林山的两个女儿先后考入大学,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一时无法凑齐,让老两口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羊羊牧业工作人员很快给石林山带来捐助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由于帮扶范围较广、效果较好,周勇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我们正探索更加科学的养殖模式,帮助牧民提高养殖水平、合理规划出栏时间,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收入。”羊羊牧业副总经理乔学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