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文化交响曲”
内蒙古新闻网  21-04-12 11:34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特色乡村旅游

  乡间道路整洁干净、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在东河区,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象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东河区深挖盘活绿色、红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农民也触网

  “我们沙尔沁海岱蒜皮呈紫色,果肉呈洁白色,吃起来味道辛辣、口感香脆,储存时间还长……”近日,包头市利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海岱村小书屋拼多多平台开展“老尚头”海岱蒜直播活动,开播仅仅半天就接到300多个订单,收入达2万多元。

  不论扶智还是扶志,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近年来,东河区在乡村建设9家图书馆分馆、3家民族文化馆分馆、6家文化馆分馆及14家文化大院,村民们在书屋既可以读书看报,学习种养殖经验,还对网上直播带货有了一定的了解。

  东河区还推出“网约东河”实地参观推广活动,各级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走进沙尔沁蔬菜产业园、古法酿造华唯酒庄、乡村旅游驿站将军府,为村民的产品广开销路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家门口就业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阿都赖村“将军府”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

  沙尔沁镇沙二村村民小常就是这里的一员,她在“将军府”工作近2年。记者见到她时,她刚满头大汗地从采摘园跑出来。小常告诉记者,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她从外地返乡到“将军府”工作。“我每天从家里来‘将军府’,只需10分钟,每个月还能领2000元左右的工资,感到很知足。”小常说。

  阿都赖村“将军府”是东河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游景点。近年来,东河区抓住机遇,瞄准“田园经济”,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利用农村田园景观、农耕文化、民族风情等,积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一村一美景”的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游玩。阿都赖村“将军府”的休闲田园旅游产业直接辐射带动沙尔沁镇沙一村、沙二村、沙三村等70多户村民创业,增收近20万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培养“守艺人”

  在沙尔沁镇阿都赖村的传统民族技艺与民俗传承培训基地里,剪纸传承人郭婷正在为村民们传授民间剪纸,培养村民们的新技能,将“指尖文化”转化为“指尖经济”。

  剪纸、根雕、面塑等在内的传统工艺类非遗,与村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东河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致力于保护、培养一批又一批“守艺人”的目标,努力引导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开展乡村文化惠民服务和文化人才培训。“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培训基地打造成村民喜欢、满意的一个文化、创作致富平台。”沙尔沁镇阿都赖村村委书记德勒格尔说。

  接下来,东河区将继续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政策下乡,充实内容,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致富本领,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记者吴艾霞通讯员韩晓宏)(图片由东河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