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牧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内蒙古新闻网  21-04-12 23:1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核心提示:

  ●号召边疆牧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家乡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在创新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构建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提高治理民族事务管理能力都体现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

  ●要从人类发展的视角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总结边疆各民族在利用自然、改善环境过程中积累的“地方性知识”,逐步凝结为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并用于推动产业转型、生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56个民族共同塑造、传承、发扬的文化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象征,是文化认同的关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边疆牧区必须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思考。

  从国际政治来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筑牢国家安全第一道防线的需要。我国陆路边境线一半以上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的55个牧业旗县,毗邻11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与周边国家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然而,境外“三股势力”、邻国内部不稳定因素、周边领土争端等还威胁着新疆和西藏的安全稳定。部分边境牧民承担着巡逻守边和发展生产的双重任务,既要堵截越界牲畜和劝返临界人员,还要在戈壁荒滩放牧种地。在边疆牧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对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破坏、维护边疆稳定、保障生产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经济发展来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巩固脱贫、产业振兴和深化改革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使边疆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国内投资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边境线周围集中了从事传统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支柱产业有待优化升级,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还不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使边境牧区由改革的“大后方”变为发展的“最前沿”。在新发展阶段,边疆牧区农业现代化、跨境经济合作、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号召边疆牧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家乡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从文化交流来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跨国界民族交往和多民族融合的需要。我国边境地区生活着30多个跨国界民族,他们血缘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近,历史上有边贸互市的传统,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有重要意义。然而,涉外民间往来也有可能增加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的风险。我国部分边境旗县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各民族文化交往频繁。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健康的文化交流?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发挥蒙古马精神、老西藏精神、胡杨精神等,充分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在创新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从社会建设来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需要。我国边疆牧区地广人稀,受资源要素禀赋和周边安全态势等因素影响,民生保障仍然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构建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提高治理民族事务管理能力都体现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要以凝聚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重点,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内蒙古、西藏等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我国边疆牧区处于北半球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使其在水源补给、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维系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我们要从人类发展的视角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总结边疆各民族在利用自然、改善环境过程中积累的“地方性知识”,逐步凝结为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并用于推动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如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光伏牧场等,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在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认同和践行过程中不断筑牢的,也是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过程中不断筑牢的。边疆牧区要站在国家安全保障和人民福祉提升的高度,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引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乌日陶克套胡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杨蕴丽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